精彩的教案最新8篇

時間:2025-07-29 作者:Monody 備課教案

通過教案的設計,教師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索精神,那些能有效提升課堂效率的教學設想,往往會被教師整理成詳實的教案,?,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精彩的教案最新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精彩的教案最新8篇

精彩的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精彩、糟糕、謄寫、敬仰、出版、謹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

3.從父母對孩子的評價中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學重點

1.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從父母親對孩子各自不同的評價中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學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小黑板(或.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說出“糟糕”的反義詞和“極”的近義詞。

2.導言:今天,我們要共同學習的這篇文章,題目就叫《“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過帶有這樣有趣題目的文章嗎?你猜猜課文所講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呢?

二、檢查預習,初步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朗讀課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糾正讀破的詞。

2.學生當場識記生字詞。

⑴給本課的七個生字組詞。(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

⑵.課件出示“讀讀寫寫”。

老師建議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再請同學們根據(jù)個人喜好,在后邊的橫線上試著添上自己喜歡的三至五個詞語。)

精彩糟糕謄寫敬仰出版謹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互相交流識記方法。

學生也可以動手抄個別字詞一兩遍。(課堂上學生“動口不動手”不好。)

三、嘗試自讀,討論交流

學生默讀課文,也可以輕聲讀書,可以查找資料,可以直接在課本上畫畫寫寫(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旁加一點批注,有疑問的地方打個問號),還可以寫讀書筆記。學生既可以同座交頭接耳;也可以離開座位找談得來的同學切磋。老師則密切關注學生的自學狀況,釋疑解惑。

四、角色轉換,生講師聽

組織學生就初步閱讀的收獲和不懂的問題進行交流。此時,教師則扮演類似“實話實說”主持人崔永元(或和晶)的角色,盡可能地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表現(xiàn)。教師可進行畫龍點睛式的插話,隨機指導,并把來自學生的各種學習方法、學習所得及尚存問題以簡要的'表述方式寫在黑板上。

五、朗讀課文,領悟情感

1.聽錄音(或老師)范讀,后自由讀,個別讀,分角色讀。最后請幾位學困生讀個別段落。

2.朗讀指導要點:

⑴母親和父親對“我”的詩不同的評價及“我”不同的反應。如,母親的興奮和贊美,父親的嚴肅近乎冷酷;“我”聽到母親表揚后盼望父親回來的心情、表現(xiàn)等孩子的一系列體驗,都應努力讀出來。

⑵課文最后兩段,是作者對兩種評價的冷靜思考和獨到見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認識,也應有別于前面的朗讀。

3.想想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學交流。

六、課堂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抄寫要求正確讀寫的詞語。

七、課外作業(yè)

1.在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短語,并畫記起來。

2.在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三至五個句子并熟讀成誦。

精彩的教案篇2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上課前,請大家告訴老師一個問題:長大以后,你最想做什么?

生:畫家、電影明星、電腦高手、老板、醫(yī)生、出國留學、運動員……

師:是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可是你要想成功就得依靠許多人的幫助和指教。他們可能是你的父母也可能是你的老師和朋友。幫助我們就是愛我們,因為有了他們的愛,我們才能更加勇敢與自信,才能健康的成長。哪位同學愿意上黑板把這個“愛”字寫下來?

“愛”字并不難寫,可有的人卻不能真正的理解它。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5課,相信學完以后你一定會有所領悟。(出示課題)

2.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初讀了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3.小結過渡: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巴迪長大以后,終于理解了父母對他的愛,可是同學們,你理解了嗎?下面請大家自由讀文,邊讀邊按自學提示學習課文。

二.出示要求、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學提示:

⑴.對巴迪寫的人生第一首詩,母親和父親讀過以后各有什么具體的表現(xiàn)?“我”當時的反映怎樣?

⑵.兩種不同的評價對巴迪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請找出相關的語句并在書中的空白處寫寫體會。

2.學生自學勾畫,小組合作、互相交流。

三.匯報交流、領悟重點

1.誰能說說,通過剛才的自主合作學習,你弄懂什么問題了?

生:我弄懂了母親讀詩后的表現(xiàn)和父親讀詩后的表現(xiàn)……

2.師:那么,誰能先來匯報一下,母親讀詩后的具體表現(xiàn)和“我”當時的反應?

(一).引導學生體會母親讀詩后的表現(xiàn)和“我”當時反應:

生:讀“記得七、八歲……再次擁抱了我。”這段描寫表現(xiàn)了母親特別高興的心情,因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會寫詩了,她特別開心。

生:抓住母親的神態(tài),進一步體會她興奮喜悅的心情及對巴迪的贊美。

師:你能用興奮的語氣把母親的感受讀出來嗎?聽了母親的贊美,“我”呢?

生:“我既靦腆又得意揚揚……寫的?!蔽衣犃四赣H贊揚既高興又有點害羞。

生:我有點不好意思、但心里卻十分高興。

師:如果你是文中的巴迪,此時的.表現(xiàn)會怎樣?

生:設身處地談感受。

師:是的,同學們都愛聽表揚的話。

那么巴迪的父親是怎樣看這首詩的呢?

(二).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表現(xiàn)和“我”當時的反應。

生:“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父親把詩放回原處。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父親并不欣賞這首詩,而且認為這首詩寫得很不好。

生:父親不喜歡這首詩,沒有表揚我。

生:父親批評我說這首詩寫得很糟糕。

師:還有嗎?

生:“我不明白……哪條法律規(guī)定巴迪一定要成為詩人?”母親認為這是我寫的第一首詩,需要鼓勵,而父親并不贊同,并為這首詩和母親吵了起來。

生:從這段話我還能體會到父親并不因為母親的看法而改變自己的觀點,他態(tài)度冷淡,對這首詩的評價毫不留情。

師:說的真好,聽了父親的評價,如果換成你,你會怎樣?

生:再次設身處地談感受。

師:是的,批評的話聽起來的確很不好受。那么巴迪的反應怎樣呢?

生:“聽了父親的評價,我的眼睛濕潤了,頭也……起來”。

精彩的教案篇3

【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堅持以讀為本,把讀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到文章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有聲有色的讀文,使學生更多、更直接地與文本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語文教學的本色。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說父母兩種不同的評價包含的都是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巴笛的成長過程中為什么需要兩種愛的聲音。

【教學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由題激趣

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你們熟悉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寫的一篇文章(板書課題)??吹竭@個題目,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

(可能提出的問題有: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對意見相反的話分別是由誰說的`?作者有什么感受?這兩句話對作者的成長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就讓我們帶著上述問題認真讀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認讀本課生字。

3、師生輪讀,互相評價。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讀文,邊讀邊想:

文章按什么順序寫的?課文可以分成哪幾部分?

2、交流:

(教師點撥,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順序──本文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來的認識這兩部分內(nèi)容構成的。)

四、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引導品讀童年的故事:

⑴ 自讀,思考:

當我寫了第一首詩后,母親是怎樣評價的,我的表現(xiàn)怎樣;父親是怎樣評價的,我有什么反映。父親和母親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關的段落、語句,用你喜歡的符號在文中做標注。反復讀讀,再跟小組的同學討論一下。

⑵ 學生自學,作批注,教師參與學習。

⑶ 班級交流:

在交流中引導學生弄懂:父親的糟糕透了的評價,一方面是因為父親比較理性,要求比較嚴格,他考慮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質量;另一個方面是因為父親針對母親的精彩極了的評價,認為兒子得到的鼓勵已經(jīng)太多了,才說糟糕透了的。母親的評價是為了鼓勵我,父親的評價是為了提醒我、警示我。

⑷ 指導感情朗讀:

重點指導描寫巴迪聽了媽媽和爸爸的評價后截然不同的反應的語句。

2、自主品讀后來的認識:

⑴ 默讀作者后來的認識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興趣的問題和大家討論。

⑵ 質疑、討論:

學生可能提出不少問題。一般性問題,可讓學生互相解答。教師應引導學生提出并討論這兩個問題:

① 成年后,作者為什么越來越體會到兒時是多么幸運?

作者體會兒時的幸運是因為,一是我有個常常鼓勵我的慈祥的母親,她常??隙ㄎ?,給我力量。母親的愛是我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源泉;二是我還有一個嚴厲的父親,他的警告和,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寫了很多作品,出版、發(fā)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來之于父母兩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運。

在交流時應注意引導學生抓住越來越一詞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巴迪對爸爸媽媽的評價由不理解到理解的過程。

② 作者為什么說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

這一句話寫出了我對母親,精彩極了的贊揚聲,和父親糟糕透了的批評聲,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發(fā)點,一個愛字。正因為我明白了父母的愛心,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謹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刮倒,意思是說,不會產(chǎn)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時常的提醒,在愛的鼓舞下,不斷前進。

⑶ 把自己喜歡的語句再美美地讀幾遍,體會體會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

五、回讀課文,總結收獲

1、從頭再讀文,想一想學習了本文,你有哪些收獲。

2、談收獲:

(可從思想感受,詞、句的積累和文章的表達方法幾方面來總著重于后者。)

3、學生總結寫法:

(當學生總結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來進行描寫來襯托人物心理活動時,教師讓學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畫出這樣的句子,再次讀讀,細細地體會作者細膩的表達手法。)

4、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

六、拓展延伸,學習寫法

1、拓展閱讀:《父愛,在拐彎處》:

⑴ 談感受。

⑵ 體會表達方法。

2、借鑒這兩篇文章的表達方法,把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寫下來。

精彩的教案篇4

一、導課激趣,復習檢測

(屏顯)敵視伴隨著孩子,他學會爭斗!

鼓勵伴隨著孩子,他信心百倍!

贊美伴隨著孩子,他鑒賞有方!

公正與成實伴隨著孩子,他領悟出真理與正義(齊讀)、談話:這首詩其實告訴了我們童年的重要性,德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以他的親身經(jīng)歷和我們傾心交流,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巴德·舒爾伯格的家,繼續(xù)聆聽感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板書課題)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學習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突現(xiàn))

二、研讀課文、交流評價、加深體驗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巴迪的第一首詩竟遭到父母兩種極端的評價,這到底是為什么?

1、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父母親評價語言的句子,分別用橫線和波浪線畫出來,并讀一讀。

2、想一想:同一首詩父母親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和小組同學說一說。

(畫完這些句子,別忘了和小組同學的討論交流。)

1.找出母親贊揚我的句子,練習朗讀。

(1)出示句子:“母親一念完,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她摟住了我,贊揚聲雨點般落在我身上?!?/p>

我看到了你的眼睛亮亮的。你的聲音為什么那么響?讓你的眼睛再亮點。指名讀——齊讀。

(2)師生對話:請教你個問題,當兒子把他寫的第一首詩拿給你看時,你當時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我非常驚喜,我的兒子竟然會寫詩了?。?/p>

說真心話,您認為兒子寫的這首詩真的那么精彩嗎?(不是)

可是您卻用“精彩極了”來評價這首詩,這是為什么?(他需要鼓勵)

那么您的這句話更多的是評價兒子的詩,還是兒子寫詩的行為?

是啊,兒子竟然能寫詩了,做母親的該是多么驚喜和激動!這位母親,你愿意把當時對兒子說的那句話給大家讀一遍嗎?

如果你就是巴迪,你有這樣一位母親,此時你的心情怎樣?(高興、充滿信心等)

2、師過渡:有這樣的母親真好,讓我對寫作充滿了興趣。請同學們找出父親批評我的句子,來讀讀。

a.指名男生當父親讀。

課件出示:“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备赣H把詩扔回原處。

(一男生口氣比較強硬,師點撥:父親忍心這樣批評我嗎?點明父親雖然是在批評我的,可他的內(nèi)心還是充滿愛的,所以不應該這樣讀。)

b.請問這位父親,當您聽說這是兒子寫的第一首詩時,您的心情怎樣?(還是很高興的,我的兒子竟然會寫詩了?。?/p>

c.可是您卻迎頭給孩子潑了一盆涼水,這是為什么?(我是想讓他看到自己的真實水平,這首詩的確寫得不怎么樣!我是怕他驕傲,何況他媽媽已經(jīng)給了他很高的評價,我就有必要讓他清醒一下。)

d.您怎么就知道小巴迪這時非常驕傲、得意呢?(從文中找到依據(jù))“我用最漂亮的花體字把詩認認真真地重新謄寫了一遍,還用彩色筆在它的周圍描上一圈花邊。”這明顯是在顯示他自己。他把詩放在餐桌我的位置上,從這里我也能感覺到他就是想讓我表揚他。

e.看來,這位父親是一位善于觀察也非常理性的父親。父親與母親的觀點發(fā)生了沖突。我們一起進入情境讀讀這部分文字,揣摩人物的心理。(練習朗讀、合作朗讀)

哪位同學愿意和我一起再現(xiàn)當時的一幕?(生舉手,師指名)老師和你配合,我們直接開始對話,好嗎?別忘了,我們?nèi)绻x得好,給掌聲?。。◣熒献鞣纸巧x夫妻倆爭吵的部分)

f.你們的掌聲中我們聽出了“精彩”,我們還需要給一些建議?

是啊,我們既需要精彩極了的評價,也需要糟糕透了的評價。

3.面對不同的評價,我的感受是不同的。從文中找出我聽到母親的評價時是怎樣的心情?畫出關鍵詞。(得意揚揚)

4、當我等待父親回來時,我做了些什么?是怎樣的心情?圈出關鍵詞

5.聽父親評價后,我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請你找出有關詞語。(沉重)

6.母親的評價讓我登上希望的高峰,父親的評價讓我跌入失望的低谷,找出描寫我痛哭的句子。

7.請同學們拿出筆,走進巴迪的內(nèi)心,去體會他的感受。

(課件出示:我()沖出飯廳,()跑進自己的房間,()撲到床上失聲痛哭起來。我在心里對父親說:“()?!迸錁?,生寫。

10.是的,七八歲的巴迪還小,他還無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然而今天,成年后的巴迪——巴德·舒爾伯格已經(jīng)是一位享譽全美的著名作家、編劇,他又是如何看待這評價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走近成年后的巴迪,去聽聽他后來的認識。

同學們,咱們學習語文不能讀讀課文,討論一下就行了,文章中的許多地方,是值得我們?nèi)ゼ毤毜钠肺堵拇Φ摹?,自己讀讀這幾句話。

咱們讀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抓住一個字,看你能讀懂什么,也可以抓住一個詞,看看你體會到了什么。甚至可以抓住有些重要的語句,看看你能感悟到什么。來,自己再讀讀這幾句話。

生:我從“母親的眼睛亮亮的,興奮的嚷著”可以看出母親看到巴迪的詩的時候是驚訝的,她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能寫出這樣精彩的詩。

師:對呀,你從人物神態(tài)的描寫體會到了母親當時的高興。

生:我從“興奮的嚷著”可以看出,母親當時看到巴迪寫出這首詩,非常高興,因為如果母親不是非常高興,作者可能會用“說”這個詞,而這里面卻是“嚷”,所以我認為母親當時非常高興。

師:真佩服你,好眼力!一下抓住了對母親“嚷”這個動作的描寫,體會到了母親當時的高興。那么,你能不能把母親“嚷著”說出來的話讀給大家聽。老師不提示你。26:00

生:母親一念過那首詩,眼睛亮亮的,興奮的嚷著:“巴迪這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師:母親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贊嘆。

生:我從母親說的`話“巴迪真是你定的嗎?”看出來,母親一看到巴迪的那首詩非常高興,高興得很不可思議,明明是巴迪寫的,還要問巴迪是不是他寫的。

師:那你是抓住了對母親的語言描寫體會到的。能不能把母親說的話,完整的讀出來。誰可以讀,26:50

生: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的,興奮的嚷著:“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母親為兒子的成功感到高興極了。

師:剛才發(fā)言的這幾位同學教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那就是抓住人物、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描寫來體會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來讓我們再一次把這熱情洋溢的鼓勵送給巴迪。一起來!

(我們讀書,不僅要讀字面意思,還要想一想,書中母親和父親的評價為什么不一樣?)

同學們,如果說愛有兩種,一種是慈祥的愛,另一種是嚴厲的愛,你更想得到哪一種愛?

師:父母的這兩種評價對于當時的“我”來說,理解了嗎?

生:不理解。

師:的確是的,父母的評價對于當時的小巴迪來說是很難理解的。這需要很長時間,幾年,幾十年

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請同學們讀這一段課文,

出示幻燈片:幾年后,當我再拿出那首詩看時,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那的確是一首糟糕的詩。不過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鼓勵我,因此我一直在寫作。有一次我鼓起勇氣給父親看一篇我寫的短篇小說。“寫得不怎么樣,但還不是毫無希望?!备鶕?jù)父親的批語,我學著進行修改,那時我還不滿十二歲??纯措S著時間的推移,巴迪的思想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師:讀了這段話,看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生:我知道了作者在母親的鼓勵下,一直在寫作。

生:作者一開始父親評價他“糟糕透了”他還哭了,這次父親的評價并不怎么樣,他沒有哭還根據(jù)父親的批語學著修改了。

師:畫曲線:一直寫作學著修改,指導朗讀。

(小結):幾年后,巴迪不僅年齡在長大,對父親的批評也有了新的認識,因為有了認識的變化,所以在聽到父親糟糕透了的評價時不再是哭,而是學著修改自己的詩。因為母親一直鼓勵他所以他還是一直寫作。

師:我們來看題目,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通過眼睛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仔細看課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生:我發(fā)現(xiàn)題目中的兩句評價是完全相反的,可以說是極端的,一句是表揚,一句是批評。師:真好,你一定做了大量的預習,仔細觀察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這兩句話是別人說的話。是對別人的批評和表揚。

師:老師最喜歡發(fā)表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

精彩的教案篇5

教材簡析:

本組以“父母之愛”為專題,安排了四篇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本組的第三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寫了一首詩,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爸爸的評價是“糟糕透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對他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以及作者從這兩種評價中感悟到的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可以運用已有的識字、朗讀能力,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詞,讀準課文。在此基礎上,教師引領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能力,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體會父母不同形式的評價都是對巴迪的愛。

設計思路:

文章的篇幅較長,在教學中從重點句入手,引導學生感悟,如抓住巴迪內(nèi)心活動的詞句,通過學生的自主閱讀,最終理解不同的評價都是愛,體會作者的情感。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質疑問難,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探究。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從而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正確認讀“糟糕”、“確實”、“自豪”、“謄寫”、“敬仰”、“判斷”、“出版”、“戲劇”、“嚴厲”、“靈感”、“創(chuàng)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謹慎”、“極端”等詞語。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揚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體會父母兩種不同形式的評價都是對巴迪的愛。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拓展閱讀《我的母親》(節(jié)選)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質疑問難,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重點句品讀交流,體會巴迪的情感變化,在學中悟理。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查閱作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的有關資料。

教學步驟:

一、板書課題,讀題,理解題意。

(讓學生結合課前的預習,說說對課題的理解。這是對學生課前預習的一種檢測,同時也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學能力的平臺。)

二、走進“童年的故事”,了解不同的評價,體會小巴迪的情感變化。

1.自由讀1-14自然段,(課件出示)思考:是什么事讓小巴迪得到了這樣的兩種評價?小巴迪的反應怎樣?

2.學生匯報自讀情況。

3.理解母親的評價。課件出示: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精彩極了!”她摟住了我,贊揚聲雨點般落到我身上。

說說對母親評價的理解。

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抓住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感受母親的心情。)

4.體會巴迪的“得意揚揚”

師:聽了母親的“精彩極了”的評價,巴迪是什么反應?(既靦腆又得意揚揚)

師:如果你是此時的巴迪你會怎么想?(讓學生與自身相聯(lián)系,體會巴迪的興奮、自豪的心情。)

5.理解父親的評價,體會巴迪情感變化。

師:在母親的贊揚后,巴迪最想把他寫的詩給父親看,他焦急地等待著……父親終于回來了,看完了詩卻說──“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保ㄉ樱槭裁锤赣H會這么說?(學生交流自已的想法)

師:聽了父親的評價,巴迪是什么心情呢?課件出示:我的眼睛濕潤了,頭也沉重地抬不起來。我再也受不了了。我沖出飯廳,跑進自已的房間,撲到床上失聲痛哭起來。(引導學生通過換詞,從巴迪的動作中,真切地感受巴迪傷心、難過的.心情。)

(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主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描寫,體會小巴迪對父母不同的評價的感受。)

三、自主探究“后來的認識”,理解不同形式的愛,體會作者的情感。

1.自主學習15-17自然段,課件出示:巴迪一天天長大了,他對父母的評價有新的認識嗎?(要求: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讀一讀,理解,然后在小組里討論。)

2.學生自讀,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試著理解。

3.小組討論交流,理解句意,解決疑問。

4.全班交流匯報。課件出示:我從心底里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

(學生匯報交流的同時,教師適時引導,讓學生體會理解不同的評價其實是兩種不同形式的愛,體會作者對父母愛的感激。)

四、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感受愛,懂得回報愛。

1.師:同學們,你們理解了這兩種不同形式的愛了嗎?在生活中你們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嗎?(學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歷,感受生活中的不同形式的愛。)

2.師:父母長輩們給我們不同形式的愛,我們該如何回報呢?(通過交流讓學生懂得回報愛。)

五、推薦閱讀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著作《愛的》。

六、課外作業(yè):將生活中類似的經(jīng)歷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指導書寫,積累詞句,拓展閱讀。

學生準備:生字詞卡片

教學步驟:

一、鞏固生字詞

1.同桌出示生字詞卡片互相認讀、糾正。

2.讓學生自由交流書寫難字,并指導書寫。

3.練習書寫生字詞。

二、通讀全文,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拓展活動:閱讀《我的母親》(節(jié)選),交流讀后的感受。

[法國]羅曼·加里我13歲那年,和母親住在法國東南部的耐斯城。每天早上我去上學,媽媽留在旅館里。她在那兒租了一個售貨柜,柜架上擺著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她從每一件賣出的圍巾、皮帶、指甲刀或毛線衫中得到百分之十的傭金。白天,除了在我回家吃午飯的時候,她休息兩個小時,其余時間她都守在售貨柜前,時刻尋找可能光臨的顧客。我們母子倆就靠著這個賺錢不多、朝不保夕的小生意過日子。

母親孤零零地居住在法國,沒有丈夫,也沒有朋友和親戚。十多年來,她頑強地干,掙來錢買面包、黃油,付房租,交學費,買衣服和鞋帽等。除此之外,她每天都能拿出點令人吃驚的食物。比如:午飯時,她面帶幸福、自豪的微笑,把一盤牛排擺在我面前,好像這盤肉象征著她戰(zhàn)勝厄運的勝利。

她從來不吃這些肉,一再說自己是素食者,不能吃動物脂肪。然而有一天,我離開飯桌到廚房里找水喝時,發(fā)現(xiàn)母親坐在凳子上吃東西,煎肉鍋放在腿上,她正仔細地用小塊面包擦那給我煎牛排用的油鍋。發(fā)現(xiàn)我時,她急忙將鍋藏在餐巾底下,可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因為我明白了她成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精彩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洋洋”等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父愛與母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3、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說父母兩種不同的評價包含的都是愛。引導學生體會巴迪的成長過程中為什么需要兩種愛的聲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都得到過別人對你的表揚或是批評,是得到表揚多,還是批評多呢、。誰來說一說。(學生交流、教師適當提問)

2、是呀!當我們在某方面做得表較好的時候,我們就會得到別人的表揚和鼓勵,而在某方面做的不盡人意時,相應就會受到批評的。但是美國著名的電影劇本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小時候寫了一首小詩,卻得到的是父親截然相反的不同評價。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同走進19課,齊讀課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二、回憶課文,深入學文。

1、老師在題目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題目中有一對(預設:反義詞:你能結合這對反義詞說說你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理解嗎?)

2、對于童年時候的巴迪寫的第一首詩,父母都有怎樣的不同評價呢?小巴迪當時又有怎樣的反應呢?請同學們快速的瀏覽1——14自然段,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用筆勾勒出父母不同評價的語句,認真讀一讀,體會這樣寫的作用。)

問:①、這段文字是對人物的哪方面的描寫?(語言 動作 神態(tài))

②、透過這些描寫,你體會到了什么?(母親對巴迪的`鼓勵)你能讀出這種理解嗎?

③、面對母親的鼓勵,小小的巴迪有怎樣的表現(xiàn)?(高興 得意洋洋)他可能想些什么?

④、面對母親的贊賞和鼓勵,年幼的巴迪真是又高興又得意洋洋,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想到了最敬仰的父親的好評,他利用一下午的時間,重新謄寫了一遍,還用彩色筆進行了裝飾,此時的巴迪可能想些什么?(父親一定也會熱情鼓勵他)。他焦急地等待父親的下班回家,可是:

七點 、 七點一刻 、七點半。 父親還沒回來。 從這三個時間的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巴迪可能想些什么?

快到8點鐘的時候,父親終于推門而入。他進了飯廳,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詩吸引住了,父親對巴迪的詩又有怎樣的評價呢?請看課文102頁讀:“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詩————“難道這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么?”

問:1、) 這段文字是對人物語言的描寫,我們來分角色朗讀一下好嗎?在巴迪焦急地等待中,等來的是什么?(我看這首是糟糕透了)

2、) 你知道父親為什么這樣說?(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他面對事實,實事求是。)

⑤、當時,巴迪的表現(xiàn)又怎樣呢?

我的眼睛濕潤了,頭也沉重得抬不起來,我沖出飯廳,跑進自己的房間,撲到床上失聲痛哭起來。

1、) 這段文字是對巴迪哪方面的描寫?(動作)你能找出描寫動作的詞語嗎?(沖跑 撲)透過這些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傷心落淚)

2、)這些詞語可以換成別的詞語嗎?如果用其他詞語代替(跑走 躺)表達的效果有什么不同?(不能表現(xiàn)巴迪特別傷心)

三、交流品讀,內(nèi)化感情。

1、“精彩極了”“糟糕透了”這不同的評價,當時的小巴迪能理解嗎?(不能理解)在父母的不同評價中,小巴迪漸漸長大,如今他已發(fā)表許多作品,成為美國最著名的電影劇本作家,那現(xiàn)在的巴德.舒爾伯格對父母不同的做法又有怎樣的理解呢?

2、請同學們默讀第16—17自然段,用筆勾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如果有困難可以小組內(nèi)交流。

學生交流

(一個作家………“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師:母親給我的是什么?(鼓勵…….)父親給我的是什么力量?(警告批評 )如果只有母親的鼓勵,他可能會怎樣?(驕傲而誤入歧途)而如果只有父親的警告,巴迪也會怎樣?(缺乏自信、信心,不能有所作為,就不會健康的成長)所以必須得同時具備這兩種評價,讀(“精彩極了”“糟糕透了”————我努力向前駛去)

學生交流

①、你知道這兩股風指的是什么嗎?

②、“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精彩極了”是母親對作者的鼓勵,是一種慈祥的愛,“糟糕透了”是父親對作者的批評,是一種嚴厲的愛。自己有母親的慈愛和父親的嚴愛融合在一起,才能是作者茁壯成長,最后成為了一名大作家。)

③、精彩極了,這是母親對巴迪的鼓勵,這是一種愛。又怎樣理解“糟糕透了”的警告也是一種愛呢?

如:星期天,家里被你搞得亂七八糟,媽媽們批評了你,你怎樣理解媽媽對你的批評?今天,你又沒有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你,你又怎樣理解老師的批評呢?

在你的學習、生活中,也一定有不少這樣的鼓勵或警告,能選擇一件說說你對這種愛的理解嗎?(學生交流)此時的你最想說的是什么?請說說。

④、同學們,現(xiàn)在的巴德.舒爾伯格已經(jīng)理解了父母當初的不同做法,老師也看到你們也能理解這個不同形式的愛,讓我們帶著對(爸爸、媽媽、老師)的理解,大聲地把這段文字讀一讀,注意讀出你的感情,讀出你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深化。

1、同學們,表揚、鼓勵這是一種愛,批評和警告這更是一種愛。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愛是我們永遠唱響的,尤其是父母的愛,它博大、深沉,我們每天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下,在愛的陽光下快樂成長,表揚也好,警告也罷,無不體現(xiàn)著愛的旋律。一首小詩,愿與大家共勉,與老師一起讀:

陽光總是幸福的起點,

風雨總是成長的伙伴。

讓我們——

快樂的享受陽光,

讓我們——

勇敢的迎接風雨,

學會理解,學會感恩。

讓我們——

在溫柔的呵護中成長。

讓我們——

在嚴厲的批評中茁壯。

五、課外鏈接

為父母制作一張卡片,寫上自己最想說的話,送給父母。

板書設計:

19、“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 ↓

得意揚揚 傷心落淚

精彩的教案篇7

【教學目的】

正確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體會兩種不同的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作者怎樣逐漸地理解父母兩種不同的評價中包含的愛。

【教學安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

一、研讀童年故事,了解在父母不同評價下巴迪的表現(xiàn)及心情變化

1、學生輕聲讀1~15自然段,思考、勾畫、批注。

2、引導學生交流體會,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3、教師小結:

兩種評價截然不同,小巴迪不懂得父母評價中的含義,感到痛苦。

二、研讀認部部份,感悟作者對父母評價的`理解

1、引導學生理解幾年后,巴迪不得不承認父親的評價是對的,他根據(jù)父親的批語學習修改小說。

2、引導學生理解巴迪成長為一名作家后,他對父母不同的評價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⑴ 默讀16~17節(jié),在感悟最深處作批注,同桌交流。

⑵ 全班交流學習體會: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或自身生活實際,理解生活中這兩種評價的作用,指導感情朗讀,背誦含義深刻的句子。

(其中著重理解巴迪為什么感到幸運以及認識到父母不同評價都是愛并且兩者缺一不可。)

三、教師和學生各用一句話寫讀后感言,交流分享

【教學反思】

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過程中,不斷地調(diào)整方案,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先把課文讀通讀順,使學生在整體上有感知,然后分兩部份學,第一部份學生自讀自悟,第二部份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小組合作探究,討論與交流,匯報學習成果。教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逐步完成教學目標。

精彩的教案篇8

一、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當你完成一份自認為不錯的手工作品或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時,你的爸爸、媽媽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中的小主人公在七歲時作了一首詩,他的媽媽給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爸爸的評價是“糟糕透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從文中找出答案吧!

(二)學習生字新詞。

1、合作中自學。通過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小組合作學習,讀準字音,分析難記字的字形,交流對字義的理解。

2、教師教學、檢查、重點指導。

(1)讀準字音:謄寫(téng)、皺眉(zhu)、分歧(qí)、謹慎(jǐn)。

(2)記準字形:謄、皺、版。

(3)理解詞義。

①靦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②精彩:(表演、展覽、言論、文章)等優(yōu)美,出色。

③糟糕:指事物、情況壞得很。

④謹慎:對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發(fā)生不利的事。

⑤引入歧途:歧途,指歧路,比喻錯誤的道路。

⑥極端:事物順著某個發(fā)展方向達到頂點。

(三)自由讀文,理清脈絡。

按照不同內(nèi)容的分段依據(jù)把課文分成三段。

1、第一段(1——14自然段)主要講述媽媽對我作的第一首小詩的.評價是“精彩極了”,而爸爸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

2、第二段(15——16自然段)主要講了幾年后正是由于媽媽的鼓勵,我一直在寫作。由于爸爸的批評使我學會了修改。在他們的下我才成為了一個作家。我為自己有這樣慈祥的母親,嚴厲的父親而感到幸運。

3、第三段(17自然段)“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聲音一直鞭策著我不斷前進。

第二課時:

(一)讀課文,體會深意。

1、指名讀課文最后一段。聯(lián)系上文說說“這兩種聲音”指的是什么?(指的是“精彩極了”這樣的贊揚聲和“糟糕透了”這樣的批評聲。)

2、這兩種聲音對作者有著怎樣的意義呢?通過學習課文,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邊讀邊標畫語句,找出聽到媽媽的表揚和爸爸的批評后,我的表現(xiàn)和心理活動。

2、在小組間交流。把自己找到的語句讀給同伴聽一聽,再談出自己的體會。

3、匯報學習成果。教師隨機進行點撥和指導。

(1)“我既靦腆又得意洋洋,點頭告訴她詩確實是我寫的?!?/p>

“靦腆”是由于“我”第一次寫詩,不知好壞,有些不好意思?!暗靡庋笱蟆笔且粋€孩子聽到對自己夸獎和肯定所表現(xiàn)出的驕傲。

(2)“我有點迫不及待,想立刻讓父親看看我寫的詩?!焙汀罢麄€下午我都懷著一種自豪感等待父親回來……還用彩色筆在它的周圍上了一圈花邊?!?/p>

“我”“迫不及待”是因為聽到母親的贊揚后便自認為這首詩寫得很好,想馬上把這首詩給父親看,也想得到父親的夸獎。

(3)“我把頭埋得低低的,詩只有十行,我覺得他讀了很長時間?!?/p>

這里將“詩只有十行”與感覺“讀詩讀了很長時間”做了對比,一方面說明爸爸對“我”的嚴肅態(tài)度,他并沒有馬上下結論,而是通過認真讀詩再下定論,可以看出爸爸對“我”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我”此時復雜的心理,既想聽到父親的贊揚,又害怕聽到父親的批評。

(4)“我的眼睛濕潤了,頭也沉重得抬不起來?!焙汀拔以僖彩懿涣肆?,……撲到床上痛哭起來?!?/p>

爸爸的批評出乎“我”的意料,“我”沒想到爸爸會這么嚴肅地批評“我”的作品,一點兒也不留情面。

4、試想一下,如果當初“我”的作品得到父母親一致的稱贊會怎么樣?(有可能會很驕傲,意識不到自己的不足,無法加以改正,長大后更不可能成為一名作家。)

(三)母親的贊揚和父親的批評對我有什么作用呢?請讀第二段。

1、“不過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鼓勵我,因此我一直在寫作”;“根據(jù)父親的批語,我學著進行修改?!?/p>

2、“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小心、注意、總結、提高?!?/p>

母親的表揚是對“我”的鼓勵,是她給“我”帶來了寫作的力量,成為“我”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父親的批評是在提醒“我”不要驕傲,自滿,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加以改正。這兩者的結合,成就了“我”,使我成為一名作家。

(四)再讀課文最后一段,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說說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1、“‘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使它不被哪一股風刮倒?!?/p>

一股風指的是贊揚聲,一股風指的是批評聲。不被哪一股風刮倒是說沒有因贊揚聲而迷失方向,沒有因取得的成績而驕傲、自滿,沉浸于贊揚聲中而不再去努力;也沒有被批評聲而嚇倒,喪失信心,一蹶而不振。

2、作者為什么說“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

贊揚聲,批評聲都代表著兩種表現(xiàn)形式的愛。一種是嚴厲的愛,一種是寬容的愛。這兩種愛都體現(xiàn)了父母對子女的愛與關心。

3、再次朗讀這段,讀出對父母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