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的性質教案5篇

時間:2022-10-24 作者:Kris 備課教案

要是沒有一份出色的教案,課堂就無法活躍起來,認真的寫好一份教案,相信教師的能力一定都有所提高,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苯的性質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苯的性質教案5篇

苯的性質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比較,知道小數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能運用小數的性質,對小數進行改寫和化簡。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

2.用圖形面積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較小數0.3和0.30的大小,從而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得出小數的性質。

3.引導學生初步領略解題過程中常用的轉化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經歷驗證的過程,培養(yǎng)合理的思維。

2.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小數性質的應用。

教學難點:

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

教學用具準備:

教具、學具、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引入

1.

板書:三個1,判斷相等嗎?

接著在第二個1后面添寫上一個0,在第三個1的后面添寫上兩個0,問:這三個數相等嗎?(不相等)

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添上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1)你能把它們改用米作單位表示嗎?

0.1米= 0.10米 = 0.100米

(2) 改寫成用米作單位表示后,實際長度有沒有變化?(沒有變化)說明什么?(三個數量相等)

3.引入新授:0添在一個數的哪里可以不改變數的大小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

[靈活運用學生學過的知識,從中找到三個相等的數量,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揭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比較0.30與0.3的大小。

(1)你認為這兩個數的大小怎樣?(讓學生先猜一猜)

(2)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證明?(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合作,老師提供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數射線)

學生匯報:

0.3就是

, 把這個正方形看作整數1,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取這樣的三份,就是

, 0.30就是

,把另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取這樣的30份,就是

,從圖形上發(fā)現(xiàn)

=

,所以 0.3=0.30。

推算10個0.01是0.1

30個0.01是0.3

所以0.3=0.30

把0.3和0.30標在數射線上,發(fā)現(xiàn)0.3=0.30。

(3)從比較中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數部分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變。小數部分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變。)

末尾和后面哪個更好?

(4)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小數的性質。(出示課題:小數的性質)

板書:小數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 利用小數的性質舉例。

[通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的教學手段,用圖形面積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較小數0.3和0.30的大小,從而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得出小數的性質。]

三、鞏固練習

1. 根據小數的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這過程就是把小數化簡。

利用小數的性質化簡下面各小數:

6.0=( ) 3.500= ( ) 3.340=( )

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

2. 判斷:不改變小數大小,下面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0.730 36.070 108.800 10.0

3. 有時根據需要,利用小數的性質來改寫小數。

不改變大小,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三位小數

8.01= 9.8= 6=

改寫小數時你想提醒同學們需要注意什么?

(1)不改變原數的大??;

(2)只能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

(3)把整數改寫成小數時,一定要先在整數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后再添0。

4. 當小數部分的位數不同時,可以怎么比較小數的大???

比較3.14與3.141

(把3.14改寫成3.140,就可以從高位起依次比較每個數位上的數字。01 所以3.143.141)

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小數的大?。?/p>

5.28( )5.2 0.61( )0.612 6.37( )6.375

[通過一系列練習,使學生明確了小數性質的兩大運用:把小數改寫和化簡。]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活中你有沒有用到過小數的性質?(價格標簽)

苯的性質教案篇2

課題:比大小(二)

內容:小數的性質

課時: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1、通過“在方格紙上涂一涂,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的活動,經歷用幾何模型研究小數的過程。

2、用直觀的方式體會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的規(guī)律。

3、在尋找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中,培養(yǎng)數感,獲取數學學習方法。

基本教學過程:

一、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比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創(chuàng)建數學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誰大?你是怎樣想的?

2、我們一起驗證一下,在圖上涂一涂,再來比一比。學生在書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說一說。

3、0.2和0.20怎么會相等呢?這是不是一種巧合?

4、在下面兩幅圖中涂出相等的兩部分,并寫出相應的分數和小數。

在小組內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鞏固與應用

1、第10頁試一試1、2。

2、第11頁練一練1。

3、第2、3題。

4、閱讀?!赌阒绬??》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學反思:學生通過圖一圖、比一比,發(fā)現(xiàn)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一規(guī)律。并能熟練的應用這一規(guī)律。

苯的性質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并掌握小數的性質。

2、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動手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復習引入

1、準備題(1)1元=()角=()分

(2)在下面()里填適當的小數。

3角=()元

30分=()元

100毫米=()米

(3)0.4里面有()個0.1

0.40里面有()個0.01

2、引入:今天繼續(xù)研究小數。

體驗發(fā)現(xiàn)

1、課件出示例4:

(1)讀題

(2)分組準備,討論。

(3)說出結果。0.3元=0.30元

(4)為什么?

學生闡明自己的觀點。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畫圖理解。

c、從小數的意義解釋。0.3是3個0.1,也就是30個0.01,0.30也是30個0.01,所以0.3=0.30。

(5)這兩個相等的小數,小數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問:小數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小數變了,小數的大小沒有變)。

2、課本試一試:先看圖填一填,再比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學生自主填空。

(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闡明觀點。

(3)匯報自己的結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觀察板書:

你得到什么結論?學生自由發(fā)言。

總結:小數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是小數的性質。

理解內涵

1、課件出示例5:

學生自主填空。

提問:這些小數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著力于對小數“末尾”的理解。)

結論:根據小數的性質,通??梢匀サ粜的┪驳摹?”,把小數化簡。

學生嘗試做“練一練”第1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試一試。

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三位小數。

0.4=()3.16=()10=()

學生自主改寫。

交流:(1)改寫這三個數時應用了什么知識?

(2)為什么給三個數添上的“0”的個數不同?

(3)“10”是整數,怎樣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

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進一步體驗小數性質的應用。

3、練一練第2題。

學生自主比較,得到結果,并運用學過的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進行闡明。

鞏固練習

練習六的1—5題。

第1、2兩題鞏固并深化對小數性質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須是小數末尾的0。

第3、4、5題都是應用小數的性質改寫小數,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簡小數,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數部分的位數;有改寫小數,還有改寫商品的單價。

這些練習題使學生在應用中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后記

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小數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是小數的性質。發(fā)現(xiàn)小數的性質并對小數的性質作出抽象概括。

苯的性質教案篇4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冊教材第38、39頁的內容及練習十第1、2、3、4題。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知道、掌握小數的性質,能利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同時滲透事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難點:

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境:夏天的時候同學們都愛吃冷飲,老師了解到校門口左邊的商店里一種雪糕標價是2、5元,右邊一家則是2、50元,那你們去買的時候會選擇哪一家呢?為什么?

為什么2、5元末尾添個0價錢不變呢?究竟可以添幾個零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

二、出示課題,提出目標。

1、知道、掌握小數的性質,能利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2、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培養(yǎng)初步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

三、自學嘗試,探究新知。

1、出示嘗試題

(1)1、10.100這三個數相等嗎?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單位表示嗎?

(3)改寫成用米作單位表示后,實際長度有沒有變化?說明什么?

(4)“0.1米=0.10米=0.100米”這個等式從左往右看,小數末尾有什么變化?小數大小有什么變化?從右往左看又怎樣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2、學生自學課本38頁后嘗試練習并討論。(5分鐘后全班交流)。

3、根據自學情況引導講解。

四、拓展練習,驗證結論。

為了驗證我們的這個結論,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

1、出示做一做:比較0.30與0.3的大小

你認為這兩個數的大小怎樣?(讓學生先應用結論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辦法來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呢?(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合作,想的辦法越多越好)

3、在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較。

(1)左圖把1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陰影部分用分數怎樣表示?用小數怎樣表示?

(2)右圖把同樣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陰影部分用分數怎樣表示?用小數怎樣表示?

(3)小數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變了?什么沒變?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數變了,即小數的計數單位變了,而陰影部分的大小沒有變,得出0.3=0.30。)

概括總結: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過度:我們如果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五、應用新知,嘗試練習。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例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2)學生自學課本后討論交流,嘗試練習。

(3)引導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3”的后面不加小數點行嗎?為什么?

(4)同桌討論: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什么?

六、鞏固新知,當堂檢測。

1、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0.30元500米1、80元0.70米0.04元600千克20.20米

2、下面的數如果末尾添“0”,哪些數的大小不變,哪些數的大小有變化?

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3、化簡下面的小數、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數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0.9 30.04 5、4 8、18 14

5、判斷、

5、00元=5元()7元=0.7元()8米=8、00米()

2、04噸=2、4噸()4、5千克=4、500千克()0.60升=0.6升()

6、用元作單位,把下面的價錢寫成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

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

七、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小數中間的零不能去掉。

苯的性質教案篇5

學生填完結果并訂正

第二教時

2、師:想一下你用什么辦法來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呢?(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合作,想的辦法越多越好,老師提供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一張數位順序表)

3、生1:在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較。

(2)連線。把相等的數用直線連起來。

第五教時

第六教時

反饋:

第九教時

第十教時

第十二教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p78~79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本單元學習了哪些知識,更牢固地掌握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教學目的: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難點、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數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來復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性質以及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能把較大數改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數的近似數。

二、復習小數的.意義

1、做整理和復習第1題(

(1)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訂正。說一說這些小數的意義。

(2)說一說小數的意義是什么?

問: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各表示幾分之幾的數?

2、(1)在小數里,小數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從小數點起,向右依次有哪些數位?每個數位上計數單位是什么?

(2)填空。

0.1里面有( )個0.01。 10個0.001是( )。

10個0.1是( )。 0.1里有( )個0.01。

三、復習小數的性質和小數的大小比較

1、練習。

(1)把下面小數化簡。

4.700 16.0100 8.7100 14.00

(2)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的數寫成兩位小數。

4.2 13.1 21

①學生做,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②問:做題時是根據什么來做的?什么

(3)、做整理和復習第2題。

0.1 0.012 0.102 0.12 0.021

(2)按要求從小到大排列。

四、復習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1、做整理和復習第3題。

(1)小數點向右移動,原來的數就擴大,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數有什么變化?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就縮小,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數有什么變化?

問:要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應怎樣移動?

(2)學生練習,指名回答。

2、練習。

(1)把1.8擴大100倍是( )。( )擴大1000倍是6.21。

(2)把( )縮小100倍是0.021。( )縮小1000倍是6.21。

五、復習求小數的近似數和整數的改寫

1、把下面小數精確到百分位。

0.834 2.786 3.895

(1)學生做,指名板演。

(2)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1)把下面各數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

486700 521000

(2)把下面各數改寫成“億”作單位的數。

460000000 7189600000

學生在練習本上做,指名板演,說一說怎樣把一個較大數改寫

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3、把下面各數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并保留一位小數。

67100 209500

(1)學生在練習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較改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和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要注意什么?

(3)比較25萬和0.25億大小,可以把25擴大10000倍,0.25擴大1億倍。得到兩個整數再比較大小。

(4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5)小結:把一個數改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只要在“萬”位或“億”位后面點上小數點,去掉小數點后面的0,再在后面添上“萬”字或“億”字,反過來,一個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要改寫成原來的整數,只要把它擴大1萬倍或1億倍就可以

了。

六、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內容?

怎樣的數可以用小數表示?小數的性質是什么?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我們可以怎樣比較小數的大?。?/p>

?作業(yè)設計】

1、0.45表示( )。

2、把6.956 6.965 6.659 9.665 5.669 按從小到大排列是( )。

3、把6712098600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是( )萬,保留一位小數是(

)萬;改寫成“億”作單位的數是( )億,保留一位小數是( )億。

4、在○里填“>”、“

16.36○16.63 0.36萬○3600

0.97○1.01 0.23億○2100萬

5、1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76千克,平均每千克稻谷出大米多少千克?

100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