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電教案6篇

時間:2023-01-05 作者:Fallinlove 備課教案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開展自己的教學工作,一定要提前寫好教案,教案是教師為了掌握課堂節(jié)奏預先擬訂的應用文種,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安全用電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安全用電教案6篇

安全用電教案篇1

電能是一種優(yōu)越的能量獲得廣泛的應用,不斷地造福于人類。同時電對人類也有很大的潛在危險性。如果不能做到完全用電,便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懂得安全用電常識,才能主動靈活地駕馭電力,避免發(fā)生觸電事故,保障生命財產的安全。中學生尤其應當了解安全用電知識。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安全用電常識,安全使用各類家電,養(yǎng)成良好的用電習慣

教學過程:

導入:觸電后的慘狀圖片導入,引入安全用電。

1、觸電后的慘狀:觸電身亡。

2、觸電后的慘狀:少年觸電面目全非。

3、觸電后的慘狀:少年觸電雙臂燒焦。

4、觸電后的慘狀:攀登高壓線桿人體燒焦。

5、釣魚發(fā)生的觸電事故。

6、手機充電時打電話被電擊。

7、上海商學院發(fā)生火災四名女大學生跳樓身亡。

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

電流對人體的傷害有三種:電擊、電傷和電磁場傷害。

1、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破壞人體心臟、肺及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

2、電傷是指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用和機械效應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指電弧燒傷、熔化金屬濺出燙傷等。

3、電磁場生理傷害是指在高頻磁場的作用下,人會出現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等神經系統(tǒng)的癥狀。

二、觸電形式

為預防觸電事故的發(fā)生,我們分析幾種常見的觸電形式和人體對電流的反應,從而明確電流對人體的嚴重危害。觸電形式有以下四種。

1、單相觸電。人體的一部分在接觸一根帶電相線(火線)的同時,另一部分又與大地(或零線)接觸,電流從相線流經人體到地(或零線)形成回路,稱為單相觸電。在觸電事故中,發(fā)生單相觸電的情況很多,如檢修帶電線路和設備時,不作好防護或接觸漏電的電器設備外殼及絕緣損傷的導線都會造成單相觸電。

2、兩相觸電。兩相觸電是指人體的不同部位同時接觸兩根帶電相線時的觸電。這時不管電網中心是否接地,人體都在電壓作用下觸電,因線電壓高,危險性很大。

3、跨步電壓觸電。電器設備發(fā)生對地短路或電力線斷落接地時都會在導線周圍地面形成一個強電場,其電位分布是電位從接地點向擴散,逐步降低,當有人跨入這個區(qū)域時,分開的兩腳間有電位差,電流從一只腳流進,從另一只腳流出而造成觸電,叫跨步電壓觸電。

4、高壓電弧觸電。

5、剩余電荷觸電。

三、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

(1)絕緣、屏護和間距是最為常見的安全措施。

1、絕緣:它是防止人體觸及,絕緣物把帶電體封閉起來。瓷、玻璃、云母、橡膠、木材、膠木、塑料、布、紙和礦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絕緣材料。應當注意:很多絕緣材料受潮后會喪失絕緣性能或在強電場作用下會遭到破壞,喪失絕緣性能。

加強絕緣:就是采用雙重絕緣或另加總體絕緣,即保護絕緣體以防止通常絕緣損壞后的觸電。

2、屏護:即采用遮攔、護照、護蓋、箱閘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電器開關的可動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絕緣,而需要屏護。高壓設備不論是否有絕緣,均應采取屏護。

3、間距:就是保證必要的安全距離。間距除用防止觸及或過分接近帶電體外,還能起到防止火災、防止混線、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壓工作中,最小檢修距離不應小于0.1米。

(2)接地和接零。

1、接地:指與大地的直接連接,電氣裝置或電氣線路帶電部分的某點與大地連接、電氣裝置或其它裝置正常時不帶電部分某點與大地的人為連接都叫接地。

2、保護接地:為了防止電氣設備外露的不帶電導體意外帶電造成危險,將該電氣設備經保護接地線與深埋在地下的接地體緊密連接起來的做法叫保護接地。

由于絕緣破壞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現危險電壓的金屬部分,都應采取保護接地措施。如洗衣機、電冰箱、微波爐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都應予以接地。一般低壓系統(tǒng)中,保護接地電阻值應小于4歐姆。

3、保護接零:就是把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電網的零線緊密地連接起來。應當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線制的電力系統(tǒng)中,通常是把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同時接地、接零,這就是所謂的重復接地保護措施,但還應該注意,零線回路中不允許裝設熔斷器和開關。

(3)裝設漏電保護裝置。

為了保證在故障情況下人身和設備的`安全,應盡量裝設漏電流動作保護器。它可以在設備及線路漏電時自動切斷電源,起到保護作用。(熱水器插頭自帶)

(4)注意事項。

1、不要隨便亂動或修理電氣設備。

2、經常接觸和使用的配電箱、配電板、閘刀開關、按扭開頭、插座、插銷以及導線等,必須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損或將帶電部分裸露。 3、不得用銅絲等代替保險絲,并保持開關蓋面完整,以防短路時發(fā)生電弧或保險絲熔斷飛濺傷人。

4、在移動電氣設備時,必須先切斷電源,并保護好導線,以免磨損或拉斷。

5、在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時,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工具外殼要進行防護性接地或接零,并要防止移動工具時,導線被拉斷,操作時應戴好絕緣手套并站在絕緣板上。

6、在雷雨天,不要走進高壓電桿、鐵塔、避雷針的接地導線周圍20米內。當遇到高壓線斷落時,周圍10米之內,禁止人員進入;若已經在10米范圍之內,應單足或并足跳出危險區(qū)。

四、電器火災的防止。

電器、照明設備、手持電動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單相電源供電的小型電器,有時會引起火災,其原因通常是電氣設備選用不當或由于線路年久失修,絕緣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電量增加、線路超負荷運行,維修不善導致接頭松動,電器積塵、受潮、熱源接近電器、電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風散熱失效等。

其防護措施主要是合理選用電氣裝置。例如,在干燥少塵的環(huán)境中,可采用開啟式和封閉式;在潮濕和多塵的環(huán)境中,應采用封閉式(衛(wèi)生間);在易燃易爆的危險環(huán)境中,必須采用防爆式。

防止電氣火災,還要注意線路電器負荷不能過高,注意電器設備安裝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電氣設備進行是否異常,注意防潮等。

安全用電教案篇2

活動要求:

1、使幼兒了解安全使用電器得粗淺知識。

2、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各種用電設備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找一找教室中的電源插座或插頭在什么地方?

2、討論:幼兒園班級里的插座為什么都要安裝得這么高?(讓幼兒知道電插頭、電源插座都是很危險的東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內,人就會觸電,會有生命危險。)

3、請幼兒看教師拿插頭時手的姿勢和抓的位置,讓幼兒知道插孔里有電,插頭上的小銅片能把電通過電線傳給錄音機,所以手不能碰到銅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內。

4、組織幼兒討論:用電時要注意什么?知道潮濕的東西不能靠近電器,這樣會漏電,電器不能和與紙、布等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災。

5、讓幼兒說說在家中用電器時要注意什么?

活動延伸:

散步時??梢詭в變簭倪h處觀察高壓電的標記,教育幼兒高壓電很危險,一定要遠離高壓電。

幼兒園大班用電安全教育教案,電是我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能量,但是電的危險性也是很高的,我們一定要教導幼兒如何安全用電,不讓它傷害到自己。

安全用電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實驗、談話,讓幼兒了解有關電池的一些小知識,認識電池的特征,正、負極及作用,了解正確使用電池、檢驗電池的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電動玩具若干,創(chuàng)設情境"電池專賣柜"。

2、實驗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電池一節(jié)(新、舊),小燈泡一個,電線一根。

3、電池模型圖,說明圖(安裝圖)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討論認識電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兒,并且撥動開關,提出問題:玩具為什么不動?

2、證實幼兒的猜測,引出活動的主題——電池。

3、幼兒觀察電池。

4、結合圖片鞏固幼兒的發(fā)現,小結電池的基本特征,并認識正負極。

二、掌握電池的使用方法

1、裝入電池,玩具不動,找原因。(幼兒討論后回答)

2、羅列幼兒的三種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驗證。

①電池裝反了。措施:結合說明圖,讓幼兒學習正確的安裝方法,鞏固正、負極知識,并請幼兒試裝。

②玩具壞了。措施:用快用完的舊電池證明。

③電池沒電了。措施:用新電池。

三、通過實驗,檢驗電池

1、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知道電池里有沒有電?

2、幼兒探索性實驗,教師指導。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出示電動玩具,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讓他們知道里面裝有電池。接下來,我遙控玩具,玩具卻不動,讓小朋友猜想不動的原因。重點讓孩子明白電池有正負極。這節(jié)課,孩子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很活躍,效果不錯。

安全用電教案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能,電流的熱效應,焦耳定律,電熱利用和防止,知道電流的熱效應與那些因素有關。

2、知道和理解家庭電路中電流與用電器的總功率的關系。

3、知道家庭電路的組成部分,了解電能表和保險裝置的作用。

4、了解火線、零線,了解試電筆的使用,知道安全用電原則,了解觸電急救的方法和節(jié)約用電的意識。

5、會用歐姆定律說明安全用電的道理。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以學案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復習和鞏固電與熱、家庭用電、安全用電的知識點。

2、通過講解焦耳如何努力發(fā)現焦耳定律以此加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

3、以實際生活用電———家庭用電的角度來學習課本知識,增加學生對生活的物理現象的觀察,反思、以及如何將書本的知識與生活現象相結合,在生活中運用自己所學。

4、讓學生自己演習觸電急救,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平時良好的用電習慣。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習焦耳定律,了解焦耳事跡,培養(yǎng)學生愛物理、能吃苦、能堅持、愛創(chuàng)新等物理精神。

2、讓學生學習安全用電等知識,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一個防微杜漸、從小事防止安全隱患的習慣。

3、通過學習家庭用電,保險絲等知識鍛煉學生在生活中的動手能力,能夠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小的電路問題。

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焦耳定律的運用,以及其含義的理解;保險絲的工作原理,以及額定電流的計算,如何選用保險絲的額定電流;觸電的急救及安全用電及安全用電原則。

二、教學難點

焦耳定律在解題過程中如何用;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多大的額定電流的保險絲;家庭電路的連接。

教具

測電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1、上節(jié)課復習了電功率,知道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電功率等于(電壓乘以電流)

2、額定電壓為(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額定功率時(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實際電壓(用電器實際工作的電壓)實際功率(用電器實際工作的功率)當實際電壓等于額定電壓是實際功率等于額定功率,當實際電壓下于額定電壓時,實際功率小于額定功率,

當用電器的實際電壓大于額定電壓時,實際功率大于額定功率。

3、測量小燈泡的的電功率;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與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是差不多的。都是將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流表、小燈泡串聯,電流表與小燈泡并聯;(連接電路是開關處于斷開,滑動變阻器位于最大阻值處,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最后測量小燈泡的電阻使用公式r=ui,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用公式p=ui。

二、引入新課

我們在生活中知道用電器工作時間過久時,就會有點燙,比如電腦,有排風扇就是為了散熱;電視機、電動機等,都會有熱量產生。雖然這些不是點飯鍋、電熱毯、電爐等發(fā)熱用電器但都會產熱,也就是電流通過導體就會產生熱量。那么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什么因素有關、產生多少熱量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三、電與熱

1、焦耳定律

大家都知道能量的單位j吧!能量的單位焦耳是以英國物理學家焦耳(1818———1899)命名的,焦耳一聲致力于實驗研究,他用近40年時間研究熱和功的關系,根據所測電流通過電阻放出當熱量,提出了焦耳定律。

通過演示實驗,我們知道,在電阻相同、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一個電阻的電流越大,這個電阻產生的熱量越多。

焦耳做了大量的實驗,與1840年最先精確的確定了電流產生的熱量跟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

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

表的式q=ixirt

對焦耳定律的理解:q是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電流是通過該導體的電流,電阻是該導體的電阻;并且是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在純熱電路中可以用公式q=uit)

例:某電熱壺銘牌上標有“220v,1000w”的字樣,當其正常工作時,把質量為2kg,溫度為30℃的水加熱到80℃,用時10min(c =4。2×10 j/(kg.℃))加熱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是 j,電熱壺燒水的效率是%

解析:水吸收的熱量q=cm⊿t=4200×2×(80—30)j=420000j

飲水機消耗的電能w=pt=1000w×600s=600000j

飲水機的加熱效率η=qw×100%=70%

2、電熱的應用和防止

利用通電導體會產生熱量,可以制作電飯鍋、電熱毯、電熱水器,電爐的加熱用電器(由于這些用電器都是純電阻用電器,根據公式及其變換式可以知道電阻越小其產生的熱量越大)

通電導體都會產生熱量,我們有很多用電器是不需要熱量,甚至不能在高溫下工作的,比如電腦,溫度過高會影響電腦正常工作,所以很多用電器我們比希望它發(fā)熱的。所有的有電流通過的導體都會產生熱量,那么怎么來防止電熱呢?以電視機為例,電視機的后蓋有很多孔,就是為了通風散熱,使用時一定要將防止沙塵的罩布拿開;還有電腦運行時溫度升高,需要用微型風扇及時散熱。過多電熱如果不及時散失,會產生許多安全隱患。

四、家庭用電

1、家庭用電的組成

大家的家里的電路就是家庭用電,大家想一想家里的電路有哪些組成的?

學生回答

首先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電能表;然后是保險盒;每個家庭里都有開關,插座、用電器等。所以家庭電路的組成:電能表、保險盒、開關、插座、用電器等。

2、家庭電路的連接

例:將右圖用筆畫線表示導線連接電路。

用電器與插座并聯,開關與用電器串聯,開關和保險盒要裝在火線上。

3、保險絲

保險絲的作用是當電路中電流過大時切斷電路,其材料是用電阻大熔點低的材料制成,保險絲的額定電流應等于或稍大于電路正常工作時的電流。

問:為什么保險絲要用電阻大熔點低的材料制成?

學生答:

(因為焦耳定律,r越大產生的熱量就越大,熔點低、產生一定熱量就會熔斷,因此就可以保護電路,反正危險的產生)

4、測電筆

測電筆用來辨別火線和零線。

示范測電筆的用法、結論、現象。

5、插座

有金素外殼的用電器要使用三孔插座。萬一用電器的外殼和電源的火線之間的絕緣體損壞。使外殼帶電。電流就會流入大地不至人造成傷害(解釋:人有電阻,外殼與地接觸,人就短路。)(與水有關的用電器也要三孔插座)

五、安全用電

1、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短路和用電器總功率過大(功率過大的用電器不要同時使用,從節(jié)約等角度不要買過大功率的用電器)

2、觸電:人體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火線,當發(fā)生觸電時,要先切斷電源再急救。(切記不要不要直接去拉被觸電人)(讓兩位學生演示觸電急救)

3、安全用電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低壓帶電體不要用手等去接觸,遠離高壓帶電體)

例:關于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家庭電路中熔絲熔斷了,一定是發(fā)生了短路

b、家用電能表上的示數顯示了家庭用電的總功率

c、家庭電路中的熔絲可以用鐵絲代替

d、家庭用電器的金屬外殼應該用導線接地

解析:熔絲熔斷可能短路,也可能是家用電器總功率超過保險絲的額定功率;家用電表的示數顯示的是消耗的總電能;熔絲要選擇電阻大、熔點低的材料而不能用鐵絲代替,因為熔絲必須在電流過大時能熔斷;為防止家用電器漏電,金屬外殼要接地(答案:d)

六、本堂總結

焦耳定律家庭電路安全用電

七、課后作業(yè)

母題探究

八、板書設計

第11課時電與熱安全用電

一、電與熱

(1)、焦耳定律:q=i×i×r×t

(2)電熱的應用和防止

二、家庭用電

(1)、組成

(2)連接

(3)保險絲:電阻大,熔點低

(4)測電筆:區(qū)別火線和零線

(5)插座:易漏電的用電器要三孔

三、安全用電

(1)、電流過大的原因:短路、總功率過大

(2)觸電急救:先關電源,再急救

(3)用電原則:不接觸、不靠近

安全用電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電的用途,知道安全用電不會發(fā)生危險。

2、通過辨析活動,了解安全使用電器的基礎知識。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電線一段、插座一個、“電”的標志一個。

活動過程:

1、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初步了解電器的用途: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電器產品,你知道哪些電器呢?它們有什么作用?

(2)這些電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是這些電器要工作,都離不開什么呢?

(3)你知道電從哪里來?(發(fā)電站)

(4)教師小結:電給我們人類帶來了許多方便,我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它了。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但這位電朋友有時候也會發(fā)脾氣傷人的。

2、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仔細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介紹:這是電線,里面是銅線,會導電。外面是塑料,包裹著銅線,是保護層,我們抓在手里沒有電。但是塑料壞了,我們就會碰到電,發(fā)生危險。

3、組織幼兒討論:

(1)如果你們家的電線破了,怎么辦?(用專用膠布包裹)

(2)如果你看見電線斷落在路上,應該怎么辦?(繞過去)

4、出示插座,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師介紹:這是插座,里面有銅絲或銅片,可以導電,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護層。如果將手伸進去,就會碰到銅片,電就會傳到人的身上,發(fā)生危險。除了人和銅會導電,水也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濕的手接電源。

(3)出示“電”的標志,讓幼兒認識,并知道看見“電”的標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

看圖說說: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這樣做對嗎?

使幼兒知道簡單的安全用電常識,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前給幼兒看各種家用電器的圖片,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在安全用電環(huán)節(jié)上,請孩子們再看使用電器正確與錯誤的錄像,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安全用電教案篇6

課題:用電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一、教學目的: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充分了解了解觸電的原因,掌握安全用電的原則.提高學生的自救意識。

二、教學內容:

學習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自救逃生方法和急救措施。

三、教學重點:

了解觸電的原因、觸電的形式提高安全用電意識。

下面,我們先來學習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與自救的逃生方法。

四、教學時間: 年 月 日

(一)觸電及觸電的危險.

人體是導體,當人體上加有電壓時,就會有電流通過人體.當通過人體的電流很小時,人沒有感知;當通過人體的電流稍大,人就會有“麻電”的感覺,當這電流達到8~10ma時,人就很難擺脫電壓,形成了危險的觸電事故,當這電流達到100ma時,在很短時間內就會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當加在人體上的電壓大到一定數值時,就發(fā)生觸電事故. 通常情況下,不高于36v的電壓對人是安全的,稱為安全電壓.

照明用電的火線與零線之間的電壓是220v,絕不能同時接觸火線與零線.零線是接地的,所以火線與大地之間的電壓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與大地連通的情況下接觸火線.

(二)幾種觸電類型.

(1)家庭電路中的觸電:人接觸了火線與零線或火線與大地. ①人誤與火線接觸的原因.

a.火線的絕緣皮破壞,其裸露處直接接觸了人體,或接觸了其它導體,間接接觸了人體.

b.潮濕的空氣導電、不純的水導電——濕手觸開關或浴室觸電. c.電器外殼未按要求接地,其內部火線外皮破壞接觸了外殼. d.零線與前面接地部分斷開以后,與電器連接的原零線部分通過電器與火線連通轉化成了火線.

②人自以為與大地絕緣卻實際與地連通的原因.

a.人站在絕緣物體上,卻用手扶墻或其它接地導體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卻因潮濕等原因轉化成為導體.

③避免家庭電路中觸電的注意事項.

a.開關接在火線上,避免打開開關時使零線與接地點斷開. b.安裝螺口燈的燈口時,火線接中心、零線接外皮.

c.室內電線不要與其它金屬導體接觸,不在電線上晾衣物、掛物品.電線有老化與破損時,要及時修復.

d.電器該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濕手扳開關、換燈泡,插、拔插頭.

f.不站在潮濕的桌椅上接觸火線.

g.接觸電線前,先把總電閘打開,在不得不帶電操作時,要注意與地絕緣,先用測電筆檢測接觸處是否與火線連通,并盡可能單手操作.

(2)高壓觸電.

高壓帶電體不但不能接觸,而且不能靠近.高壓觸電有兩種: ①電弧觸電:人與高壓帶電體距離到一定值時,高壓帶電體與人體之間會發(fā)生放電現象,導致觸電.

②跨步電壓觸電:高壓電線落在地面上時,在距高壓線不同距離的點之間存在電壓.人的兩腳間存在足夠大的電壓時,就會發(fā)生跨步電壓觸電.

高壓觸電的危險比220伏電壓的觸電更危險,所以看到“高壓危險”的標志時,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線必須遠離高壓線,不能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捉蜻蜓、爬電桿等等.

(三)發(fā)生觸電事故后的措施

(1)如果發(fā)現有人觸電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確的?

a.迅速用手拉觸電人,使他離開電線.

b.用鐵棒把人和電源分開.

c.用干燥的木棒將人和電源分開.

d.迅速拉開電閘、切斷電源.

e、將觸電人轉移到空氣流通的地方。

f、若停止呼吸,立即進行人工氧合。

通過討論要學生明確:處理觸電事故的原則是盡快使觸電人脫離電源,而避免在處理事故時,不使其他人再觸電,所以a.b兩項是絕對錯誤的.

2.如因電線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滅火?為什么?

要學生明確:不能,因水可導電,會加重災情.必須迅速切斷電源,用砂土、滅火器撲滅火焰.

(四)安全用電原則

電器設備安裝要符合技術要求.

不接觸高于36v的帶電體.

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不弄濕用電器.

不損壞電器設備中的絕緣體.

四、 小結

只要我們處處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護的知識,鍛煉自己自護自救的能力,機智勇敢的處理遇到的各種異常的情況或危險,就能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