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本課程教案7篇

時間:2022-10-05 作者:Fallinlove 備課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了順利開展教學預先撰寫的書面表達,無論是為了完成什么樣的教學任務,我們都是需要好好制定教案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園本課程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園本課程教案7篇

園本課程教案篇1

教學目的和要求

1、讓學生掌握紙牌游戲的玩法,使學生從玩中學計算機知識。

2、使學生熟練掌握鼠標器的操作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增強學計算機的興趣。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熟練掌握鼠標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紙牌的規(guī)則。

教學難點:掌握紙牌的規(guī)則。對策:加強操作練習。

教學準備:計算機、網(wǎng)絡及輔助教學軟件。

教學過程

一、引言導入

我們使用紙牌游戲?qū)κ髽说牟僮鬟M行練習。

二、新課教學

1、啟動紙牌游戲

師(講解并演示)啟動紙牌游戲的操作方法是:

(1)先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雙擊“游戲”組圖標,打開游戲組窗口。

(2)雙擊“紙牌”程序圖標,此時就打開了紙牌游戲窗口。

2、紙牌游戲的規(guī)則

師(講解):開始游戲時,在發(fā)牌區(qū)有一疊扣著的牌。暫存區(qū)擺著7疊牌,每疊上面有一張翻開的牌。在窗口目標區(qū)中有的四個目標空位。游戲就是要將所有的牌以花色為區(qū)別、從A開始、按從小到大順序放到這四個目標空位上。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需要移動牌和翻開牌。

紙牌可以移動到暫存區(qū)的牌上摞起,也可以直接移動到目標位上。移動到暫存區(qū)的牌疊上要求按照從大到小按照順序、紅黑相間的規(guī)則接在另一張的下面。只有以K開始的牌疊可以直接移動到暫存區(qū)中的空位上。

當所有翻開的牌無法移動時,可以在發(fā)牌區(qū)發(fā)牌,尋找可以移動的牌。新發(fā)出的牌也可以按規(guī)則移動到暫存區(qū)或者目標位上。當所有的牌都按照花色區(qū)別、大小順序移動到四個目標位上時,你就可以看到移紙牌成功的表演了。

3、用鼠標玩紙牌游戲的方法

移動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動的。移動時用鼠標拖動牌到需要的位置??梢詫⑴埔苿拥搅硪粡埮频南旅?,也可以將牌移動到目標位上。

翻牌:用鼠標單擊要翻開牌的背面。一張背面朝上的牌就會翻開。

發(fā)牌:就能當窗口中所有的牌都已無法移動時,用鼠標單擊一下發(fā)牌區(qū),可以開始翻牌。

將紙牌快速移動到目標位上:用鼠標雙擊可以移動到目標位上的牌。例如:雙擊A,就可以使A快速移動到目標空位上。

4、重新開始

師(演示):將牌局重新開始的方法是:單擊“游戲”窗口菜單條下的“游戲”一欄。再將鼠標移動,單擊“發(fā)牌”選項。紙牌游戲重新開始。

5、退出游戲

師(講解并演示):通常退出紙牌游戲,有兩種方法。

可以用鼠標雙擊紙牌窗口的控制按鈕,退出游戲。

也可以用鼠標單擊紙牌窗口中菜單條的“游戲”欄,將命令選單打開,再選擇“退出”命令。

練習:

使用“附件”中的“紙牌”游戲,進行活動。

全課總結

你感覺到你的鼠標使用的更靈活了嗎?

?教后記〕

園本課程教案篇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熟練掌握畫筆中繪畫工具箱中的涂色工具的用法;

2、進一步掌握調(diào)色板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設置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繪畫興趣,提高繪畫能力等

教學重點:涂色工具的應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案。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在繪畫中學會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調(diào)配方法以及對封閉圖形

涂色的方法。

教學準備:

1、計算機、網(wǎng)絡及輔助教學軟件。

2、范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畫筆進入的方法和步驟

(1)雙擊“學生電腦”圖標,指導第一種打開程序的方法—————最小化

(2)指導第二種進入方法,(投影出示)雙擊快捷菜單“畫圖”圖標。

(3)雙擊快捷菜單“畫圖”圖標,使其最大化。

2、復習繪畫工具箱中各種工具的名稱。

點擊任務欄中“學生電腦”使其彈出,指導學生操作。

二、教學新課

1、調(diào)色板的應用。

(1)教學前景色的操作。

打開畫筆以后,前景色和背景色在計算機中默認為黑色和白色。

指導操作:先用鼠標點擊一下前景色,再按回車鍵。

(2)練習操作一下。前景色設置為綠色、紅色等。

點擊任務欄中“學生電腦”圖標使其彈出。

(3)教學背景色的操作。

先用鼠標點擊一下背景色,再按回車鍵。

(4)練習:背景色設置為綠色、紅色等。

2、涂色工具的教學。

用左鍵單擊—用前景色涂色

用右鍵單擊—用背景色涂色

3、開文件。

點擊任務欄中“學生電腦”圖標使其彈出。指導操作—————最小化

4、打開文件“房子”。

5、練習涂色。

三、學生練習、交流

1、做練一練(1)

(1)打開文件:圖形涂色,教育論文《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案》。繪畫p73頁“試一試”

全課總結(略)

?課后記〕

這個內(nèi)容其實不難的,而且學生很感興趣,所以安排學生多上機操作,有利于學生掌握涂色工具的用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生會出現(xiàn)涂色不正確,左擊和右擊會操作相反導致前景色和背景色對調(diào)。所以特別提醒要注意。

園本課程教案篇3

教學目的和要求

1、習圓、矩形、圓角矩形、多邊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讓學生能運用畫圖工具作簡單的規(guī)則圖形。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圓”、“矩形”、“圓角矩形”“多邊形”等畫圖工具

教學難點:“圓”、“矩形”、“圓角矩形”“多邊形”等畫圖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準備:計算機、網(wǎng)絡及輔助教學軟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提問: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稱

教師指工具,學生口答

二、新課導入

1、出示圖例: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簡單的圖形?如果老師將這些圖形移動一下,就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出示:其實許多規(guī)則的圖形

都是由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圓形、橢圓形等基本圖形構成的。

同學想和老師一起用這些簡單的圖形去畫出漂亮的圖形嗎?

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畫規(guī)則圖形”(投影出示課題)

三、教學新課

1、教學“矩形”畫圖工具

(1)教學畫長方形

①選擇矩形工具單擊;

②將鼠標指針指向畫圖區(qū)合適的位置,先按下左鍵,再沿對角線拖動鼠標,屏幕上出現(xiàn)一個矩形;

③當矩形大小合適時,松開鼠標左鍵。即可繪制出矩形。

(2)教學畫正方形

①選擇矩形工具單擊

②按下shift鍵后,再將鼠標指針指向畫圖區(qū)合適的位置,按下左鍵,拖動鼠標,屏幕上出現(xiàn)一個正方形。

③當正方形大小合適時,松開鼠標左鍵。即可繪制出正方形。

2、教學“圓角矩形”畫圖工具

圓角矩形的畫法同畫直角矩形的畫法方法一樣,只是“圓角矩形”畫出的長方形的四個角是圓角的。

3、教學“橢圓”畫圖工具

(1)教學畫橢圓

引導:畫橢圓和畫矩形方法是相同的。請學生講一下操作步驟

(2)教學畫圓

說明:畫圓方法和畫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梢栽趺串嫞?/p>

4、教學“多邊形”畫圖工具

操作步驟:(師生討論得出)

教學畫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

5、教學畫一幢房子。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圖形的布局,提問:圖形的組成以及每一部分是什么圖形,可以用什么工具來實現(xiàn)?

(1)畫房子的主體,用矩形工具

(2)畫房子的門,用矩形工具

(3)畫房子的窗戶,用圓角矩形工具

(4)畫房頂,用多邊形工具

(5)畫煙囪,用橢圓工具

6、練一練畫出下面的圖形

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畫圖工具?

?教后記〕

園本課程教案篇4

教學目的

嘗試使用畫筆畫圖與修改;

練習統(tǒng)籌完成事情的過程。

教學重點:使用畫筆畫圖與修改。

教學難點:使用畫筆畫圖與修改。

教學準備:計算機、網(wǎng)絡及輔助教學軟件。

教學過程

一、導言與復習

復習:窗口的打開與關閉

利用畫筆,我們既可以用來制作簡單的圖案、圖形,也可以繪制比較復

雜的藝術圖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畫稿上作畫,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畫稿。

二、新課教學

1、啟動“畫筆”。

2、打開一個文件。

3、修改圖形。

(1)教師講解。

使用“橡皮”的操作步驟是:

用鼠標單擊普通橡皮或者彩色橡皮選擇“橡皮工具”。

用鼠標單擊“線條尺寸框”上的合適線條,選擇適合的線條寬度。當線條寬度越大,橡皮擦除面積會越大。

用鼠標左鍵在顏色盒中選擇合適的顏色。

將鼠標指針移動到要擦除的區(qū)域,這時鼠標指針變成了“”。拖動鼠標,鼠標移動什么位置,什么位置將被擦除干凈。

(2)教師示范。

(3)學生自由練習。

教師巡視指導。

4、放大鏡的使用。

我們用放大鏡,可以把很小的、看不清的地方放大,然后再進行圖形的修改。放大鏡可以修改圖形細微的地方。

教師演示:讓學生觀察使用放大鏡的效果。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全課總結(略)

?教后記〕

園本課程教案篇5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夾的基礎知識;

2、初步認識“資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計算機、網(wǎng)絡及輔助教學軟件。

軟盤。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你最喜歡干什么?

有的時候,桌面上或開始菜單中的快捷方式會被不小心刪掉,同學們就不會打開這個游戲了,通過學習“查找文件”,你就會自己來找游戲了。

二、教學新課

(一)介紹文件和文件夾。

電腦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據(jù)信息的不同,文件圖標也不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常見文件及對應的圖標。(圖示)

練習:說出下列文件分別是什么類型文件。

文件名有點像外國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們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擴展名。不同類型的文件,他們的擴展名也不一樣。(結合圖介紹)文件的名可以由漢字、字母、數(shù)字等構成。(結合圖介紹)

園本課程教案篇6

內(nèi)容與要求:

1、嘗試表現(xiàn)人物抬頭時的動態(tài)。

2、回憶中秋賞月,體驗看月亮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

活動重難點:能表現(xiàn)出人物抬頭時的動態(tài)。

活動準備:教師范例、鉛畫紙、勾線筆等。

活動流程:討論演示——操作表現(xiàn)——分享體驗

活動過程:

一、討論演示

(1)討論對比畫1、出示范例1,師:猜猜畫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上面的時候頭要怎么樣???

2、出示范例2,師:抬頭看的小朋友和正面站著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共同討論:通過比較來發(fā)現(xiàn)頭發(fā)、眼睛、嘴巴等畫的位置不一樣。

4、小結:原來抬頭看的時候我們五官的位置不一樣。

(2)討論示范畫

1、請個別幼兒來示范抬頭時的頭部特征。

2、出示范例

3、師:中秋節(jié),有好些小朋友都在看月亮……

二、操作表現(xiàn)

1、教師提出要求:把看月亮的人畫大,注意五官的位置;把賞月的人都打扮一下。

2、幼兒創(chuàng)作:人手一份繪畫紙,幼兒進行繪畫。

3、教師指導:根據(jù)幼兒繪畫表現(xiàn)進行鼓勵與幫助。

三、分享交流

1、共同欣賞,師:小朋友都看到月亮了嗎?

2、互相肯定:大家畫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月亮啦!真棒!

(延伸活動:出示其他范例,引導幼兒在個別化學習中繼續(xù)探索……)

教學反思:

在這次充滿快樂喜悅的活動中,幼兒知道了中國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在分享月餅的同時,小朋友們給別人送去了祝福,也得到了祝福,培養(yǎng)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交往的能力,同時也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友好交往的幸福,體驗到了團圓、分享的快樂

小百科:中秋節(jié)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jié)齊名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jié)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shù)氐娜A人華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jié)被列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園本課程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jié)的習俗,體會過節(jié)的氣氛。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過傳統(tǒng)的民間節(jié)日。

2、初步了解月亮陰晴圓缺的規(guī)律。

3、激發(fā)幼兒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guī)律。

5、交流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重點難點

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活動準備

月餅(若干份)、圖畫紙、彩色水筆、范畫:月之中、月中、月末時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餅。談話導入課題。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說說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2、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jié)的習俗,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中秋節(jié)團圓的含義。

二、了解月亮的變化規(guī)律。

1、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師節(jié)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交流討論。月亮姑娘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變化的'呢?什么時候變細?什么時候最圓?什么時候像眉毛(鐮刀、小船、圓盤)?

3、教師小結: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變化。月初時,月亮細細的彎彎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變越大,像鐮刀了,像小船。到每個月的農(nóng)歷十五十六的時候,月亮最圓,像個大圓盤。接著,月亮又開始慢慢的變小,變呀變呀,到月末時又變得細細彎彎的了。

三、畫一畫:會變的月亮。

教師出示范畫,向幼兒介紹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guī)律。

幼兒操作:繪畫《會變的月亮》。畫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