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加法減法教案8篇

時間:2022-10-04 作者:Brave 備課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了掌握課堂節(jié)奏預先撰寫的文字載體,為了有良好的教學思路,我們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9的加法減法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9的加法減法教案8篇

9的加法減法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加、減及混合運算。

2、使學生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3、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小數加、減法計算能力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

1、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以及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2、能根據數據特點正確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小數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1、理解小數點對齊,即數位對齊的道理。

2、靈活選用方法使混合運算簡便。

3、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教學建議:

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小數加減法知識。

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兩者之間有著割不斷的聯(lián)系和相同之處。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三年級時就已經掌握了。因此,讓學生充分應用舊知來自主學習小數的加減法成為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要策略。教學時,教師的職責是:幫助學生激活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一已有知識經驗,并嘗試用它來計算小數加減法;讓學生明確列豎式時應如何對齊數位,懂得道理何在;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主嘗試的過程和結果。通過自主學習本單元的知識,使學生懂得應用舊知來學習新知是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2、提倡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為了使因材施教、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充分發(fā)展的理念落到實處,教學時應注意關注不同學生解答問題的不同思路,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學例1中解答“第二輪動作完成后中國隊領先多少分?”的問題時,教師不宜作任何提示,而應讓學生根據自身經驗找到適當的解題方法。又如,教學例3、例4時,不需要將教材中出現的各種解題思路率先呈現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礎上,通過合作交流,領會多種不同的解題思路,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達到提高數學思考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目的。

9的加法減法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加法同樣適用,能正確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法的簡便運算

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優(yōu)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就感。

教學內容

1、 口算

用卡片出示練習九的第1題,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種文具。

如果讓你任意購買其中的兩種文具,你想買哪兩種?你會計算出所需要的錢數嗎?

1、出示例3

這四種文具,小華各買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2、 引導學生探索算法

你會計算這道題嗎?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計算方法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獨立計算,注意選擇學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3、 比較: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華一共用的錢數,請同學們比較這些算法,你認為哪種算法更簡便些?

進一步追問用簡便算法的學生:你這樣算的依據是什么?

4、 小結: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加法也同樣適用。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加法的運算簡便。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內容。

我們以前學習過哪些加法的運算定律?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這里的字母 a、b、c可以表示怎樣的數?

指出:因為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加法同樣適用,所以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數的范圍既包括整數,也包括小數。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兩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說怎樣算簡便

4、 完成練習九的第2題

學生練習

比較每組算式的計算過程和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

指出:整數減法的一些規(guī)律小數減法里同樣適用,也能使一些計算簡便。

5、 完成練習九的3~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第4、5題的思考過程,說出每一步計算結果的實際意義

教后記

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優(yōu)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就感。

9的加法減法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情境,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筆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3.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體會小括號在加減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4.在學生已有連加、連減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探究,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意識。

目標解析:

在情境中經歷加減混合運算的過程,更有利于學生理解運算順序;在對比中探究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小括號的作用。在遷移中運用連加、連減的知識,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內在結構。

教學重點:

掌握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含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學會筆算。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一)復習遷移

課件出示:

60-24-16= 18+27+39=

1.學生獨立練習。

2.學生匯報交流。說說連加、連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豎式計算的注意要點。

(二)情境感知

課件出示:公交車情境圖

1.看情境圖說信息。

2.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3.學生匯報:

問題一:現在車上有多少人?(教師引導學生明確要求這一問題得先知道什么條件)

問題二:上去的人比下來的人多多少人?

4.揭示課題。

根據學生的問題,適時引出新課,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復習遷移為學生架設了新舊知識的橋梁,既鞏固了前面所學知識,又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情景感知重視情境圖的有效理解,引導學生發(fā)現信息提出問題的同時,注意解決問題需要充分的條件,從而提高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另外,問題二的提出為解題的另一種方法做好鋪墊?!?/p>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無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

1.學生討論問題一的解決方法。

2.嘗試列式:6725+28

3.匯報每步算式的意思。(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獨立筆算。(教師巡查)

(1)分步筆算。

(2)簡便寫法。

5.引導學生說說筆算時的注意事項。(注意運算符號的變化)

6.引導學生探索問題一的其他解決方法。

例如:2825+67,67+2825等,若學生用67+(2825)的算式來解決,教師應予以引導并鼓勵,同時可以利用這一課堂生成資源自然的導入下一環(huán)節(jié)──探究含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有了連加、連減運算的基礎,無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直接讓學生合作探究,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來完成,重點讓學生在與連加、連減運算的比較中,感受新知學習的注意事項,看清運算符號。探究其他解決方法的環(huán)節(jié),目的是拓展學生思維,同時在進一步鞏固無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p>

(二)探究含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

1.課件出示: 6725+28 72(47+16)

2.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說說有什么發(fā)現。(小括號的出現,運算順序的不同)

3.嘗試筆算第二個算式。

4.重點討論72(47+16)有簡便寫法嗎?如果沒有,為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直接出示帶有小括號的算式,讓學生跟上一題的算式進行比較,在對比中感受小括號的作用,體會運算順序的不同。在筆算時重點引導學生討論含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有沒有簡便寫法,充分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p>

三、鞏固基礎,實踐應用

(一)完成做一做。

讓學生通過基礎練習,鞏固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二)完成練習五的第6題。

讓學生在辨析對錯中發(fā)現問題,以利于自己在計算中避免類似的錯誤。

(三)完成練習五的第9題。

這是一道情境題,且有兩種解題思路,既可以列出連減算式,又可以列出含小括號的加減混合式子,讓學生自由選擇。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練習的選擇突出了不同層次,由簡單鞏固到實際應用,不僅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還充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p>

四、暢談收獲,總結提升

(一)說說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二)談談進行加減混合運算時要注意什么?

9的加法減法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單元課時數:15課時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5課時)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3課時左右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4課時左右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6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2課時左右

四十五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法則,并通過各種形式靈活的加減法練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操作、交流幫助學生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方法和思維過程,并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了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孩子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并感受數學可以幫助解決生活問題的作用。

教學重點: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交流法、談話法

教具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一幅鮮花盛開的公園一角的畫面。

師:公園里鮮花盛開,已經很美。節(jié)日快到了,人們希望公園更美,工人叔叔又運來好多鮮花。(出示工人運鮮花的場景圖)。

2、提出問題??吹竭@么多盆花,你想提什么問題?

(1) 工人叔叔運來幾種花?

(2) 紅花、黃花、紫花各有多少盆?

(3) 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

(4) 工人叔叔要搬走10盆紫花,還剩多少盆紫花?

……

二、探究問題。

小精靈也來了,他問小朋友:“誰能說一說,剛才一些問題可以怎樣算?

(1) 借助情境圖,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列式計算。

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 10+20

還剩多少盆紫花— 30-20

(2)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

(a)計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可以用“十”作單位數出結果(十個十個地數)。

(b)又可以根據整十數的組成想出得數(1個十和2個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個十,是30)。

(c)3個十去掉1個十,還剩2個十,是20)。

(d)還可以轉變成10以的加減法來計算(1+2=3, 10+20=30;3-1=2,30-10=20)。

三、鞏固練習。

1、 p57做一做。

2、 練習十第1—3題。

板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10+20= 30-10=

9的加法減法教案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教科書62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材簡析:

本課教學是學生基本掌握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以及整十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有了這些知識儲備,對于整十數加、減法算理的理解會相對容易些。新授內容的計算方法同10以內數的加、減法基本相同,只是計數單位是以“十”為計數單位的,運用舊知遷移,直觀操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學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奠定扎實基礎。

教學問題診斷:

可能會有教師提出:對于單元圖在第一課時是否有必要進行認識,分析?

單元圖是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提供一條主線下的各種情境圖,為各課時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現,體現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lián)系,也有知識間層次推進,從編排上來看:(發(fā)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寫大字)兩位數加、減;(剪五角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都離不開情境的支撐。單元圖的認識是遵循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為學生學習數學提高興激發(fā)探究欲望。整體情境內容與第一課時關聯(lián)不大。放在第一課時進行認識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撐,也為后面課時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1.經歷在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和獨立思考的意識,體驗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舊知復習,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知學習找準生長點

(課件出示)

(一)說一說。

1.10、20、30、( )、()

2.80里面有()個十,( )個十是50。

3.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撥一撥。

1.撥出8, 1個1個地撥,撥到10,再10個10個地撥,撥到40.

2.先撥出20,再20個20個撥,撥到80。

3.先撥到60,十位上撥去一個珠子是幾十,再撥去一個是幾十。

(三)算一算。(讓學生做在練習卡上)

3+5= 2+7= 5+4

30+5=20+7= 50+4=

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輪流匯報結果,教師給予鼓勵。

設計意圖:

三道復習題,對數的組成,數數、撥數、計算等知識的回顧,喚起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促進對本課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中計數單位“十”的強化。計算題的復習則是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數位不相同兩個數,計算時方法有所變化的意識。

9的加法減法教案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頁例2,練習十二第5、6、8題。

教學目標:

1. 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退位減法的計算。

2. 經歷探索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3. 感受退位減法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1.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情景圖的課件。

2.學生準備3捆6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口算。(電腦出示。學生開火車練)

11-3= 13-8= 17-9= 14-5=

15-7= 12-3= 16-8= 13-7=

師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我們來做幾道題,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8-6= 87-3= 96-6=

師談話:把它們改為38-9=、 87-8=、 96-8=,你會算嗎?仔細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

同學們發(fā)現兩位數個位上的數都比減數小,如果直接減,夠不夠減?(不夠減)那這三道題怎么計算呢?(退位),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

板書課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2。

1、引導學生從問題情境中列出減法算式。

課件演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貨架畫面。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會了根據貨架上玩具單價解決“有35元錢,買一個大象玩具,還剩多少元”等問題。圖上還告訴我們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貨架下半部分的兩輛玩具汽車圖)。

生:圖上告訴我們兩輛玩具汽車的價格是15元和36元。

課件繼續(xù)演示:兩個小朋友進行對話。左邊的小朋友在問:“我只有8元,想買一輛賽車玩具,還要攢多少元?”

師:圖上兩個小朋友在說什么和想什么?

生:左邊的小朋友說:我有8元,想買一輛單價36元的玩具汽車,還要攢多少元錢?右邊的小朋友在想怎樣算才知道還要攢多少元錢?

師:你知道怎樣列算式嗎?為什么這樣列?

生答師板書

36-8=

2、引導學生探索計算方法

(1)師:算式36-8和前面所學習的35-2、76-4等算式相比較,有什么不同?

生:35-2、76-4等算式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夠減;而36-8被減數的個位上的數不夠減。

師:不夠減怎么辦?我們先用小棒擺一擺。

動手擺小棒,分組討論36-8的計算方法。

(2)引導學生說交流擺小棒的方法。

師: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擺小棒的過程和方法?

生:6不夠8減,我們先打開一捆和原來的6根合并在一起是16根,再從16根里面減去8根。

師:16根減去8根還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20根)一共還剩28根。在算式后面寫上得數“28”。

(3)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方法。

師:從剛才擺小棒過程中你發(fā)現了什么?誰能根據擺小棒的過程說一說36-8的方法?

生:從剛才擺小棒的過程中我發(fā)現計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再用16減去8,最后把8和20合起來就是36-8的差。

結合生答師板書:36 – 8 = 28

/ \

20 16_8

8

(4)引導學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師:還有其它算法嗎?

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減8得2,再用26加2得28。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36 – 8 = 28

/ \

26 10_8

2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用了幾種方法計算了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在以后的計算中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68頁“做一做”第2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可指定學生在黑板上計算,其余的在下面練習),然后集體訂正。

訂正答案時指定1到2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計算過程,重點讓他們說一說:當個位上的數不夠減時,怎么辦?

2、完成練習十二第5題。

先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結合訂正答案的過程讓學生說一說81-4和60-3的計算過程與方法,讓他們進一步感受退位減的過程 。

3、完成練習十二第8題。

先讓學生明確計算任務,然后獨立算,最后訂正。

四、課堂小結

教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學生: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

教師:怎樣計算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

五、作業(yè)

練習十二第5、6題。

9的加法減法教案篇7

教學內容:第95~97頁例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掌握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細心檢查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準備題:先計算,再說說整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754+38262000-493

2、引入:小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是把兩個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今天學習小數加法。

二、教授新課

1、創(chuàng)設情景: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中,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中,中國的勞麗詩和李婷奪得冠軍。

2、勞麗詩和李婷是如何奪得冠軍的呢,現在我們就把當時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過這個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現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組合作:

(1)根據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你是怎樣知道的,說說你的方法。

(3)你為什么這么計算,說說具體的計算過程。

匯報:重點是計算過程

3、小組嘗試總結:小數加減法需要注意什么?

匯報:

(1)小數點對齊

(2)數位對齊

(3)得數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數據中并沒有去掉0是為了統(tǒng)計分數的時候能夠方便比較。

生活中還有的時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誰能舉例?(價簽上)

4、小結: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得數里的小數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得數的小數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復習鞏固:

1、口算下面各題:

0.7+0.94.7-0.50.56-0.451.2+0.81-0.4

0.39+0.157.7+0.63.6-0.84.8-31.7-0.3

2、算一算:

10.52+3.4815.24-3.849.9+10.11100-0.27

3、培紅小學師生自己粉刷墻壁,節(jié)約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節(jié)約了120.8元。一共節(jié)約了多少元?

4、一箱釘子,連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釘子凈重多少千克?

四、總結: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小數加減法

小數加減法的方法:(略)

課后小結:

9的加法減法教案篇8

一、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

教學過

一、復習

1、出示準備題,用豎式計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練習之后,說說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口算 口算練習(1)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2、教學例1。

(1)讀題由學生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2)板書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幾角幾分? ②豎式怎么列? 為什么?(相同數位對齊.)

(3)師生一起計算出結果。

(4)說一說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小數加法怎樣計算?

3、學習例2 計算。 15.64-3.9

(1)全體學生試做。

(2)集體評議。評議之后說說小數減法和整數減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小數點對齊)

4、試一試 10.84+2.6 3.05-2.85

5、請學生觀察例1和例2,大家來歸納小數加法的筆算方法。然后填在書上。

6、練一練

書上第2頁 1、4、5

7、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三、作業(yè)

書上第2頁練一練 第2、3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加減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珠算小數加減法,并能正確進行珠算小數加減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筆算(計算之后說說筆算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準備題(用珠算計算,做好之后說說整數加減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計算。8.76+4.03

(1)由全班學生用珠算計算.

(2)計算之后,說說小數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計算。 5.6-0.85

(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來解決此例題。)

4、小結

(1)講解珠算小數加減法的撥珠方法。

(2)請學生填好書上第3頁的內容,并讀一遍。

5、練習

(1)試一試 26.75+3.4 25.72-9.8

(2)書上第4頁2、4。

三、布置作業(yè)

p.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