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案8篇

時間:2022-12-01 作者:Fallinlove 備課教案

作為教師平時都應該先將教案制定好才行,想要自己的課堂有精彩的呈現,我們在準備教案的時候就要認真對待,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慈母情深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慈母情深教案8篇

慈母情深教案篇1

1.古詩導入:出示孟郊贊美母愛的古詩《游子吟》。

全班交流感受。

2.師小結:無論嚴寒酷暑,無論貧窮與苦難,總有一個人支撐著我們,這個人就是母親;總有一種愛讓我們感動,這種愛就是母愛。今天,讓我們再次去體會母親濃濃的深情,一起來欣賞作家梁曉聲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

板書,齊讀課題。

3.初讀課文,請同學們快速瀏覽18課,了解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交流)

4.檢查預習,出示小黑板,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我一直想買《青年近衛(wèi)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里噪聲(),我發(fā)現母親極其瘦弱,當知道我想要錢買書,母親用()的手將錢塞給我,立刻又陷入了(),我鼻子一酸,()著錢跑了出去。

1、交流讀《游子吟》的感受。

2、自由讀課文。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導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

2、通過課文內容填空,完成教學目標1。

3.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抓課文中的關鍵詞語和句子統(tǒng)領全文,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1.同桌交流

2.指名填空。

3.教學重點字詞

⑴括號里有一個字很難讀:龜jun裂,理解詞語,讀詞,想像一下龜裂情形。

誰看到過龜裂的什么?請具體描述一下。

⑵括號里有一個生字特別難寫,哪一個?“攥”,我數過了整整23劃,伸出左手,再伸出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寫一遍。寫完的請舉手,牢牢記住的請把左手緊緊攥起來。

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失魂落魄”。作者真的很喜歡《青年近衛(wèi)軍》,他每天想這本書都失魂落魄的。什么樣叫失魂落魄?見過別人失魂落魄過嗎?那是什么樣子的?(心不在焉。心里老想著其他的事,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走路的時候沒有勁。)

練習說話。

4、齊讀

1、理解詞語并運用。

2、全班同學讀句子。1.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目標的設置當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本課的教學更立足于學生的學習需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弊寣W生由讀到悟到說,為他們搭建的是一個鍛煉語言、表情達意的平臺。

請生從課文中畫出描寫母親工作環(huán)境的一句話。

交流出示:“七八十臺破縫紉機發(fā)出的噪聲震耳欲聾?!?/p>

1、七八十臺破縫紉機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

理解詞語“震耳欲聾”?!坝蹦兀?/p>

多么可怕的嗓聲!帶著這種感覺再讀讀這個句子!

(1)耳朵都要震聾了!這樣的聲音,迎面撲來,你身在此環(huán)境中,會有什么感覺?

但是我的母親呢?她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她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工作呀,讀——

(2)同學們,這樣的聲音停止過嗎?瀏覽全文,去找找哪些地方說明這震耳欲聾的聲音一刻也沒停止過呢?

“大聲說出了母親的名字”

“母親大聲問”

“向母親探身,喊”

這樣的地方比比皆是,還有嗎?

“接著又對我喊”

“大聲對那個女人說”

(3)這七八十臺縫紉機一刻也沒停止過,母親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齊讀——從我進入工廠,到我離開工廠,這震耳欲聾的聲音一刻也沒停過。讀——

(4)小結:當你第一次發(fā)現母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你有什么感受?

這些感受交雜在一起,怎能不讓“我”鼻子一酸呢?

還有哪些地方令你鼻子一酸?

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的語氣。

慈母情深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想象描寫的場景、細節(jié)、體會“慈母情深”。

2、體會文中反復出現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3、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出“慈母情深”的經歷。

教學過程:

教學重點:

1、默讀課文,想象描寫的場景、細節(jié)、體會“慈母情深”。

2、體會文中反復出現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出“慈母情深”的經歷。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一、課文內容回顧。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慈母情深》一課,(板書課題)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呢?文中家境貧寒的“我”非常想買一本《青年近衛(wèi)軍》,就到母親工作的廠房向她要錢,辛苦忙碌的母親毫不猶豫地把錢給了我,我買到了書。

從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母親?(生匯報)下面我們就去感受這位普通母親那博大的慈母情懷。

二、默讀課文,梳理“場景”。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的場景,說說哪些場景或細節(jié)描寫讓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在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

師生共同梳理場景:初到廠房(6-9)——尋找母親(16-19)——向母親要錢(20-29)——母親塞錢給我(30-34)。(板書)

(一)、品讀“初到廠房”。

1、引導學生思考:初到廠房情景,自由讀第6-9自然段,想想“我”看到、聽到、感受到了什么?

(空間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壓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廠房,四壁潮濕頹敗。七八十臺破縫紉機一行行排列著,七八十個都不算年輕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縫紉機旁。因為光線陰暗,每個女人的頭上方都吊著一只燈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開,七八十個女人的身體和七八十只燈泡所散發(fā)出的熱量,使我感到猶如身在蒸籠。我呆呆地將那些女人掃視一遍,卻發(fā)現不了我的母親。七八十臺破縫紉機發(fā)出的噪聲震耳欲聾。)

師:四周墻壁破舊,潮濕,因為這是個半地下室,有一排破窗戶,三分之一以上被埋在地下,窗戶臟的像烏玻璃一樣。

做鞋幫用布和棉氈,像我們冬天的鞋墊一樣,會有很多褐色的棉絮在女工們的周圍飄蕩,這也是下文說褐色口罩的原因。

蒸籠都知道吧,蒸饅頭,蒸包子用的,四周熱氣騰騰,人在里面都要被蒸熟了,太難受了。

出現頻率最多的詞語是“七八十”。(引讀:七八十臺破縫紉機一行行排列著,七八十個都不算年輕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縫紉機旁。七八十個女人的身體和七八十只燈泡所散發(fā)出的熱量,使我感到猶如身在蒸籠。七八十臺破縫紉機發(fā)出的噪聲震耳欲聾。)反復強調“七八十”目的是什么?(七八十反復出現,強調了廠房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這樣陰暗潮濕,悶熱嘈雜,擁擠狹窄,棉絮飄蕩的環(huán)境描寫為下文寫母親工作的辛苦做鋪墊。)

師:總結方法:我們可以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上下文,邊讀邊想象,抓關鍵詞的方法,體會作者描寫場景和細節(jié)描寫流露出來的慈母情深。

(二)、小組合作,體會其他場景和細節(jié)描寫。

1、學習任務(課件出示):小組選擇一個場景學習,想想“我”看到、聽到了什么?心情如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1)、出示“尋找母親”的場景。(16-19自然段)。

(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湊到縫紉機板上。周圍幾只燈泡烤著我的臉?!皨尅薄皨尅北持逼饋砹耍业哪赣H。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的眼睛……)

師:誰的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的背直起來了)誰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誰疲憊的眼神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疲憊的眼神吃驚地望著我)

師:孩子們,這兩個句子意思相同,寫法不同、表達效果有什么區(qū)別?(原句更能突出母親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

師:孩子們,請仔細觀察語文書第77頁主題圖,師:母親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湊到縫紉機板上,眼睛緊緊地盯著縫紉機針尖處,每天都要連續(xù)工作十幾個小時甚至二十幾個小時。

師: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你看到了母親一個怎樣的背?

師: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你看到了母親的臉,你看到母親一張怎樣的臉?

師: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的眼睛……你看到了一雙怎樣的眼睛?(生匯報)

師:此時此刻,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發(fā)現,母親的背不再挺拔,母親的臉不再紅潤,母親的眼睛不再清澈、不再炯炯有神。母親啊,我的母親!你怎么會變得如此憔悴,如此瘦弱,如此疲憊!

師:來,孩子們,我們一起來再讀一讀描寫母親這段文字。我讀三次“我的母親”,其余文字你們讀。(師生同讀三次)

(2)、“向母親要錢”的場景。(20-29自然段)。

我第一次發(fā)現母親原來已經變得這樣瘦弱,這樣憔悴,只為了一個月的27元錢,平均每天9毛錢供養(yǎng)我們兄弟姐妹五個孩子,一元五角,相當于母親拼死拼活干兩天的工資啊,我們好幾天的生活費啊,作為兒子,我還想要這么多錢買書嗎?

分角色朗讀對話。

(課件出示:母親大聲問;“你來干什么?”“我……”“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干活!”“我……要錢……”我本已不想說出“要錢”兩字,可是竟說出來了!“要錢干什么?”“買書……”“多少錢?”“一元五角就行……”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師:你讀出了什么?或者聽出了什么?

師:心酸??!心疼啊!要不出口啊!可是,母親呢,絲毫沒有猶豫,絲毫沒有舍不得。再分角色朗讀對話。

(3)、“母親塞錢給我”的場景。(31-34自然段)。

這時旁邊的女工阻止道(生接讀),母親大聲回答(生接讀)(這一“塞”是怎樣的一塞?母親塞給我的僅僅是錢嗎?)

(課件出示“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腳并用的機械忙碌狀態(tài)……”的句子,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十分急促,十分忙碌的感覺和節(jié)奏)帶著這種排比語式和節(jié)奏,齊讀。眼睜睜地看到極其瘦弱的母親為了掙錢,為了養(yǎng)家糊口,如此忙碌,你得心里翻騰著一種怎樣的滋味?把這種滋味帶進去,誰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母親毫不停歇地迅速投入工作,連喘息的時間都不給自己,簡直是拿命去換錢??!卻將錢毫不猶豫地給了我。讓我感到了深深的慈母情。

師小結:深深的慈母情就體現在這震耳欲聾的噪音里,極其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里,疲憊不堪的身體里,就在這爭分奪秒的忙碌里,在這毫不猶豫的一塞里,母親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整整工作了十二年,在貧困中盡到了母親最大的責任。這無私偉大的愛匯成四個字就是“慈母情深”。

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出去為母親買了水果罐頭,為什么?(我照顧母親的責任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對書的渴望。)

作者回報母親的還有一部部美輪美奐的文學作品,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父親》;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長篇小說《雪城》《年輪》等。如今他已成為蜚聲文壇的大作家,他的的名字已被列入英、美、澳三國世界名人錄,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努力和天賦,更因為有一個理解和支持他的母親,是母親成就了一個孩子兒時最初的夢想。

三、學習課文結尾部分。

小組討論:怎樣理解“我想我沒有權利利用那錢再買任何別的東西,無論為我還是為母親”這句話的意思?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小練筆。

1、孩子們,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濃濃的愛里,你有過讓你感動“鼻子一酸”的經歷嗎?試著寫一寫。

2、最后讓我們用孟郊的游子吟這首詩結束本課。

五、板書設計

慈母情深

“我”到廠房找母親要錢母親

塞錢

慈母情深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母愛的深沉與寬廣,感受母子之間的情感。

3、體會文章是怎樣通過外貌和語言描寫展示母愛的。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句子,體會課文是怎樣展示母愛的。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了一篇展示深刻父愛的文章《地震中的父與子》,感受到了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父親迸發(fā)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愛又是何等深沉?。∧銈兛?,(教師出示小說《青年近衛(wèi)軍》)這是一本在六、七十年代風靡全國的蘇聯(lián)小說。在那個時候,這本小說的價格是1元5角錢。在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很貧困,1元5角錢在普通的家庭里就可以維持一天的生活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以這本小說為線索展開的。

板書課題:慈母情深。

[設計意圖]

出示舊版小說實物,介紹當年的生活水平,提示文章的線索。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歸納一下,圍繞著這本《青年近衛(wèi)軍》,課文寫了哪些事?

學生默讀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

指導學生歸納主要內容,理解思路,整體感知課文。

三、朗讀感悟,欣賞語言

1、課前同學們已經畫出了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現在我們結合你在課前和剛才閱讀的感受再讀課文,抓住最能打動你心靈的句子去讀、去感受,并把你的感受隨時記錄下來。

學生讀書,寫下自己的感受。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3、學生朗讀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語句,讀自己的閱讀感受。

“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薄氨持逼饋砹?,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從“我”看見母親的脊背彎曲著到母親背直起來、轉身、吃驚地望著我,這一系列的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讓人感受到母親工作是有多么的辛苦、勞累。這一段話中三次提到“我的母親”,寫出了“我”心里的感受,母親辛苦工作累得疲憊不堪的情景給作者以深深的震撼。)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者?!保赣H身上帶的錢很少,“揉得皺皺的”說明這些錢在身上帶了很長時間,不曾花掉??梢钥闯黾揖车呢毢c掙錢的辛苦。)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母親沒有時間跟自己心愛的兒子多說一句話,只是為了多干一點活,多掙出一毛錢?。?/p>

“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你這孩子,誰叫你給我買水果罐頭的!不是你說買書,媽才舍不得給你這么多錢呢!”(只要兒子愛看書學習、只要兒子爭氣,母親從來不吝惜花多少錢,但是如果是為自己花錢,她竟這樣數落自己的兒子。)

……

引導學生在交流、感受的過程中有感情地朗讀好這些句子。

[設計意圖]

母子連心。這其中的感情不須分析,不用講解,學生一讀就懂。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用心去感受課文中深深的情感,邊讀邊寫出感受,在交流中豐富對課文的理解。

四、練習有感情朗讀全文,體會文中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中飽含的深深的母愛。

[設計意圖]

將理解和感受融會貫通,將文章的形象再一次整體顯現,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五、拓展練習

1、練習朗讀冰心的詩《紙船——寄母親》。

2、練習朗讀汪國真的詩《母親的愛》。

[設計意圖]

詩中的情感與文中的真情形成共鳴,激發(fā)學生對母愛的認識和思考。

六、布置作業(yè)

搜集展示母愛的詩歌或故事,練習朗讀,準備在班會上表演。

[教學建議]

?慈母情深》這篇課文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用深深的情寫出的。作者用飽蘸感情的筆觸刻畫出一位用含辛茹苦掙來的錢給兒子買書看的母親的形象,展示了母愛的深沉、無私和寬廣。這樣文章的教學只需要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去讀,讓學生去感受、去傾聽文中人物內心的聲音,去與文中人物對話。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把閱讀、感悟、表達感受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閱讀。

當然,教師應在學生閱讀前提出要求,即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去體會,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記下來,與同學交流等等。學生朗讀、討論、交流的過程就是表達感受、互相啟發(fā)、豐富課堂、豐富課文、豐富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傊谶@課書的教學中,教師應將引導閱讀、誘發(fā)感悟和指導練習這三項閱讀教學策略結合起來,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強調以讀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慈母情深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慈母情深,親情無價。

2、初步了解環(huán)境和人物描寫在表現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母親的善良、慈祥和我對母親的感激和熱愛。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環(huán)境和人物描寫在表現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學習作者運用環(huán)境和人物描寫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教學步驟】:

一、預習檢測,理清課文脈絡

1、生字詞語

龜裂 攥著錢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聾

?a、龜——讀準字音,想想“龜裂的( )”,圖片出示“龜裂的手”

b、攥——讀準字音,請孩子們把手攥緊

c、讀出“失魂落魄、震耳欲聾”所在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

2、作者簡介

?知道作者是個著名的作家,為理解后文四個“立刻”埋下伏筆?!?/p>

3、討論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指導學生按起因、經過、結果歸納課文主要內容?!?/p>

過渡:作者是抓住母親哪些方面進行描寫的?一件生活小事能稱得上“慈母情深”?

二、走進課文,領悟表達方法

1、用( )標出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

2、和同桌討論,你從找出的每一個句子里,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母親?標注在句子一旁。

3、交流匯報

(1)出示要求:

指指 你找的句子在書中 頁 自然段。

讀讀 你找的句子。

說說 這是一個( )的母親。

(2)預設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思路點撥:

a、你發(fā)現了什么?

b、作者為什么要重復?為什么要把它放在句子后面?

c、重復三次,像是在一聲聲呼喚母親;放在后面,又在句子中間加了逗號,我們在讀的時候就必須要停頓,讀的慢了,仿佛母親的動作也變慢了,就像電影里的慢鏡頭,母親的形象就變得更清晰起來。

d、抽生讀,你仿佛看到母親什么樣的背?什么樣的臉?什么樣的眼睛?母親這樣疲憊、這樣辛勞,我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全班齊讀?!?/p>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思路點撥:

a、你發(fā)現了什么?

b、作者作為一個著名的作家,為什么要重復使用“立刻”?

c、母親為什么那樣忙碌?

d、抽生讀。全班再齊讀?!?/p>

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思路點撥:

a、這句是對母親的哪方面描寫?(動作描寫)哪個詞描寫了母親的動作?(塞)。請學生表演——塞,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b、擦去板書上學生回答的詞語——瘦弱、疲憊、辛勞、忙碌,母親忘記了自己的瘦弱、忘記了自己的疲憊、忘記了自己的辛勞、忘記了自己的忙碌,毫不猶豫地掏錢給我買書,這是一個多好的母親??!

c、抽生讀。全班再齊讀?!?/p>

其他句子:

(1)、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

(2)、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3)、母親大聲問:“你來干什么?”

“我……”

“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干活!”

“我……要錢……”

學習文中人物大聲說話的句子時,插入環(huán)境描寫

七八十臺縫紉機發(fā)出的聲音震耳欲聾。

?思路點撥:

a、要是你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你想怎樣?

b、母親為什么沒有離開?

c、全班朗讀】

過渡:掙錢這樣辛苦的母親,給錢讓我買書卻是這樣大方。想買書想到“失魂落魄”的我拿到錢高興嗎?

出示句子: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

三、聯(lián)系自身,書寫慈母情深

?是啊,我想此刻鼻子一酸的不僅是作者,還有讀了作者文章的你我。買書這一件小事,經過作者細致地描寫,竟然如此的感人。

其實,人間處處有真情!大事小事都是愛!

母愛如水,流淌在母親為我們做的每一件小事里

父愛如山,蘊藏在父親對我們的一言一行里

師生情,在老師的諄諄教導里

同學情,在同學的互幫互助里

鄰里情,在鄰居的關心照顧里

讓我們用心去體會真情,用筆去描繪真情?!?/p>

1、學生練筆,教師巡視。

2、展示練筆,教師點評。

慈母情深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用聯(lián)系上下文及詞素分析法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指導學生抓住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和兒子之間的深情。

【教學重、難點】

抓住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和兒子之間的深情。

【教學過程】

一、學習提綱

1、自學生字、新詞,用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及詞素分析法理解下列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

2、讀通讀順課文。

3、跳讀課文,按事情發(fā)展先后順序把課文分成三段,寫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4、默讀課文第二段,勾畫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親是一個()的母親。

5、默讀課文第二段,勾畫我行動、心理活動的句子,我對母親給錢讓我買書有一種()的深情。

二、練習提綱

1、抄寫、背誦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的精美句子。

2、以“母親的愛”為題,仿照課文的寫法,寫寫母親關心你的一件事。

一、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初理作者思路

1、(1~4)想買《青年近衛(wèi)軍》

2、(5~33)媽媽給錢買書

3、(34~35)終于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二、細讀探究,體會母親對“我”的深情

1、母親的愛:

⑴外貌描寫──瘦弱的母親。

⑵行動描寫──貧苦、辛勞的母親。

⑶語言描寫──通情達理的母親。

(勤勞、善良、慈祥、深愛兒子)

2、我的愛(反襯):

⑴行動描寫。

⑵心理描寫。

(感動、心疼、崇敬、感激、熱愛)

三、自主評價學習收獲

四、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慈母情深教案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陷、碌、攥”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親的慈祥與善良,體會母愛的深沉。

[學習重點]

通過描寫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的重點語句,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fā)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vcd《燭光里的媽媽》。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回顧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學完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后,我們深受感動。一位父親經過38小時挖掘終于救出了遇險的兒子。這件事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父愛所迸發(fā)出來的力量是巨大的。這種愛是偉大、無私的。那么,母愛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慈母情深》,將讓我們深深地感受一番母愛。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要求,學生自學。

(1)借助工具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生字要多讀幾遍。

(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相互讀課文,相互正音。

3.匯報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陷、碌、攥”,學生認讀。

(2)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一)感悟慈母對孩子深沉的愛。

1.根據“提示”要求,自學課文。

畫出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這是一位_________的母親,有理由即可。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只作適當點撥。

如,這是一位瘦弱的母親。從“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笨梢泽w會出來。

這是一位貧苦的母親。從“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笨梢钥闯鰜怼?/p>

這是一位辛勞的母親。從“有事快說,別耽誤干活?!薄澳赣H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了背……”可以看出來。

這是一位善良、關愛孩子的母親。從母親的同事認為“我”是要錢買閑書,勸阻她給“我”錢時,母親卻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边@位母親家境這么貧寒,掙錢又這么艱辛,卻慷慨地給“我”錢買書,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中包含著深沉的母愛。

再如,這是一位勤勞的母親,這是一位慈祥的母親,這是一位無私的母親,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小結:通過對文中描寫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等句段的讀悟,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這位母親的慈祥與善良,這位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

(二)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更何況是文中的“我”。請找出“我”深受感動的語句,如,“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那一天我第一次發(fā)現,母親原來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币龑W生用學過的閱讀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反復讀讀,邊讀邊想,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四、感情朗讀,升華情感

1.選取自己感受深的語句讀,讀出對偉大母愛的贊頌以及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五、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講述自己親身經歷母愛的故事。

2.自由朗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紙船──寄母親》,感受冰心奶奶熱愛母親,懷念母親的思想感情。

3.寫幾句話或編一首詩,抒發(fā)你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之情。

六、精要總結,歌曲結束

1.教師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母愛是慈祥的,母愛是深沉的,母愛也是偉大、無私的。這種愛,作為子女永遠也報答不了,正如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課件播放《燭光里的媽媽》,學生跟著輕輕哼唱。

七、作業(yè)超市,注重積累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搜集頌揚母愛的名句或詩歌。

3.課外閱讀頌揚母愛或感激母愛的文章,如《母親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愛》、《媽媽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網查找)。

板書設計:

18*慈母情深

瘦弱的脊背

疲憊的眼神 塞在 大聲說

龜裂的手指

貧寒.辛苦 毅然讓我買書

感激愛.表達愛

慈母情深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抓住描寫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劃分: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同學們是否記得贊頌母愛最經典的一首古詩——《游子吟》

2??此破匠5囊患∈轮?,卻飽含著母親的深情。(板書“慈母情深”)

3。讓我們深情地朗讀課題——

二、生字新詞,課文大意

1。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1)指名填空

2。學習生字詞

1)震耳欲聾是什么意思?

2)多音字“龜”龜裂(jūn)(出示圖片)

3)平舌音“攥”一起做一個動作。

師:哪些聲音是“震耳欲聾”的?文中是指?

三、深入理解、體會

1。事情的起因是——?

“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衛(wèi)軍》,想得失魂落魄?!?/p>

2。事情的結果卻是——?

我用那一元五角錢為母親買了一瓶水果罐頭。

3。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我為什么不買書了呢?

生:我為什么要為母親買水果罐頭呢?

生:難道送水果罐頭比書更重要嗎?

師:那一天,當我到母親工作的地方去找她時,我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讓我改變了注意,放棄買書了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文中勾畫出相應的語句,我們等會來交流。

4。組織交流

1) 母親是那樣辛苦

“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那樣近……”

母親在“震耳欲聾”的工作環(huán)境中,“七八十臺縫紉機發(fā)出的噪聲震耳欲聾”

師:母親要一直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工作。不僅如此,母親工作的環(huán)境遠比這惡劣。(出示幻燈片,指名讀)

補充資料:

七八十臺破縫紉機,一行行排列著,七八十個都不算年輕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縫紉機后。因為光線陰暗,每個女人頭上方都吊著一只燈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開,七八十個女人的身體和七八十只燈泡所散發(fā)的熱量,使我感到猶如身在蒸籠。

2) 母親是那樣瘦弱

“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

“那一天我第一次發(fā)現,母親原來是那么瘦小!”

3) 母親是那樣疲憊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比較句子)

師:你們一定發(fā)現這個句子寫得特別,誰發(fā)現了?

生:每一句話后面都有“我的母親”,出現了三次

生:把“我的母親”擱在句子后面。

資料補充:母親是一個臨時工,父親去遙遠的大西北工作,我們5個孩子,全憑母親帶養(yǎng)。她每天不吃早飯,帶上半盒高粱米或大餅子,悄無聲息地離開家,每天回家總在七點半左右。吃過晚飯,往往九點來鐘了。我們上床睡,母親則在床角湊著昏暗的燈光為我們縫補衣褲。有時我醒夜,仍見燈光亮著,仍見母親一針一針、一線一線地縫補。母親加班,我們就一連幾天,甚至十天半月見不著母親的面孔。

4) 母親是那樣忙碌

生:“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出示句子 生齊讀

師:“立刻”一共用了幾個?體會到什么?

指名讀,讀出快鏡頭的感覺。

師:母親這樣拼命掙錢,一個月可能掙多少錢?

生開始大膽猜測。“幾百元”“一千元”

師:老師告訴你們(出示幻燈片)

補充:母親一個月拼命工作,得來27元工資。分到30天,平均每天0。9元,我們兄妹五個,加上母親共6口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費為0。15元,而一元五角就相當于我家一個人10天的基本生活費。

“用龜裂的手,掏出一堆……”“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多么通情達理的母親?。。?/p>

師:母親塞到我手里的只是錢嗎?

生:還是母親對我的愛和期待

生:包含著母親對我的希望

師:面對這樣深厚的`慈母情,我竟然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

齊讀“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

此時此刻,我——?

生:被母親對我的愛深深打動了

生:內心充滿了自責,覺得自己太不懂事了

生:我想為母親做點什么

師:我為母親買了一瓶水果罐頭,這僅僅是一瓶水果罐頭嗎?

(我對母親的愛和崇敬)

四、小結(播放音樂拓展練筆機動)

五、回歸板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下課

板書設計:

18慈母情深

辛苦 忙碌

通情達理

疲憊 瘦弱

慈母情深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以“父母之愛”為主題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選自著名作家梁曉聲的親情小說《母親》。作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攝取了少年時期生活的一個鏡頭:辛勤勞作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wèi)軍》的事。

“一元五角錢”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錢,但是對于當時一個經濟拮據的家庭,對于一個每個月只能賺27元工資還要養(yǎng)育5個子女的母親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課文以“一元五角”錢為線索,通過“我”在車間里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通過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的一系列描寫,刻畫出了一個辛勞、慈愛的母親形象,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那份敬愛之情。

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語言,不長的篇幅卻用了35個小節(jié),短句、短段的描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一個辛勞、慈愛的母親形象。文中“七八十臺機器”的廣角鏡頭、“母親直背、轉身、望著我”的慢鏡頭、“母親掏錢、塞錢、湊錢給我”的特寫鏡頭、“母親立刻投入工作”的快鏡頭,寫得生動感人,值得引導學生感悟與理解。尤其是作者在寫作上的特色,3個“我的母親”倒裝與反復的寫法,以及4個“立刻”反復使用的寫法值得細細推敲。

二、學情分析

寫人的文章孩子們有接觸過,作為五年級的學生更要去初步學習作者如何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本文的寫作背景對于現在幸福的孩子們來說偏遙遠:一個母親每月工資27元,擔負起撫養(yǎng)5個孩子的重擔。家庭如此拮據是現在的孩子所無法體會到的,母親如此的辛勞也是現在很多孩子都無法體諒到的,如何讓孩子能夠走進文本,能夠深入去理解“一元五角錢”在當時到底意味著什么?體會慈母之情深是其中一個難點。所以適當補充資料,引導學生抓“震耳欲聾”等詞感受母親工作環(huán)境之惡劣,通過抓住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等詞句,從字里行間去體會母親工作負荷之巨大、勞作之辛苦以及母親愛兒之情深很有必要。在理解文本的同時,更應關注文章的表達形式,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目標

1.隨文理解“震耳欲聾”一詞,會認“陷、碌、攥”和多音字“龜”。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倒裝、反復等寫作方法的強調作用。

3.通過描寫母親的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體會母親的辛勞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學生敬愛母親的情感。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辛勞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難點:初步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青年近衛(wèi)軍》圖片。

這本書是作家梁曉聲小時候得到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關于這本書,有一個他和母親的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隨同梁曉聲一起走進他的回憶,來認識這位母親。

(二)把握主要內容、明確學法

1.自由讀課文,注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感受到了這是一位( )的母親?

2.反饋,交流。

(1)從課前學習單的反饋情況看,這些詞語同學們都認為比較難讀:震耳欲聾、失魂落魄、龜裂、攥著、陷入、忙碌。

(2)平時我們概括一件事可以抓住事情的“六要素”。即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看看你的學習單上的主要內容,逐一對照,漏了什么,改一改。

(3)指名同學反饋重要內容的概括。

(4)從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母親呢?(辛勞、慈愛……)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導讀提示我們怎么學?(看導語提示)

(三)讀慈母形象,體會“情深”

1.這節(jié)課我們就抓住描寫母親的語句來深入學習。請快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語句,看看哪些字眼讓你感受到了母親的辛勞?圈出重點詞,讀一讀,在旁邊寫一寫批注。(板書:外貌、動作、語言……)

2.交流。(隨機板書)

(體會母親工作辛勞。)

出示句一: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周圍幾只燈泡烤著我的臉。

(1)指名讀。你看到了怎樣的背?(極其瘦弱且彎曲的)除了直接寫母親的背,還寫了什么?(被燈泡烤著的臉……)

(2)母親不光是臉被烤著,就連耳朵也受著煎熬。文中就有一句環(huán)境描寫也可以看出母親工作的艱辛。

(3)穿插環(huán)境。句子:七八十臺縫紉機發(fā)出的噪聲震耳欲聾。什么叫震耳欲聾?走進這樣的車間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4)看到每天在七八十臺縫紉機的噪音中,在幾百只燈泡的炙烤下的母親如此辛勤的工作,你此時是什么心情?(難過……)

(5)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

出示句二: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1)還有哪些句子體現母親的辛勞?

(2)這句話除了提到母親的背,還寫了母親的什么?(眼神)這是怎樣的眼神?(疲憊且吃驚的)因什么而疲憊?因什么而吃驚?

(3)讀出這份辛勞。

(4)發(fā)現了嗎?這句話很特別?特別在哪里?(“我的母親”出現3次,而且都放在句子的末尾。)

(5)比較句子: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這兩句話上下意思差不多,幾乎沒有什么變化,你自己讀讀,給你的感覺一樣嗎?(用倒置寫法突出前面的部分,畫面感更強。)

(5)誰愿意把這一個個畫面讀出來?(配樂指導朗讀)

師小結:作者知道母親工作辛苦,卻沒有想象到會如此辛苦。作者反復用上“我的母親”,將它們放在句后,將母親“直背、轉身、望”的動作強調出來,定格成一個個清晰的畫面,久久地,久久地留在作者的腦海里,也留在我們腦海里,所以作者要這樣寫。

出示句三: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附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還有哪些句子體現母親的辛勞?

(2)這句話中你又發(fā)現了什么?(用了4個“立刻”)“立刻”可以改成什么?(馬上、立即……)

(3)讀讀這句話,作者這樣寫讓你有什么感覺?(母親工作爭分奪秒)

(4)母親賺錢是多么的不容易。為了孩子們,她甚至一分鐘一秒鐘都不愿意耽擱,立刻又……立刻又……,立刻又……,立刻又…… (師引讀并板書)

(5)你們知道母親這樣爭分奪秒是為了什么嗎?

補充資料:梁曉聲家有兄弟姐妹5人,父親去大西北工作,常年不在家。為了養(yǎng)活一大家子的人,母親起早貪黑地工作,每月只能賺27元,平均每天收入幾毛錢。家里窮到常常一塊豆腐要吃3頓,為了養(yǎng)活孩子,家里的收音機已經變賣。為了給孩子們省錢,母親每天不吃早飯就去上班。上班的地方離家很遠,也舍不得花5分錢乘車。

(6)讀到這里,你讀懂了什么?(母親很辛苦,為了孩子省吃儉用……)

師:我所討要的“一元五角錢”是母親起早貪黑近兩天的收入。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們??!這就是──慈母情深。(齊讀課題,體會母親愛兒深切。)

1.課文中母親的哪些描寫又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份愛呢?小組合作,劃出母親的言行,討論討論。

句子一: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句子二:母親卻已將錢塞到了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句子三:“你這孩子,誰叫你給我買水果罐頭的!不是你說買書,媽才舍不得給你這么多錢呢!”

句子四:那天母親數落了我一頓,數落完,又給我湊足了夠買《青年近衛(wèi)軍》的錢。

2.小組派代表談感受。

3.這是怎樣地“掏”?怎樣地“塞”?怎樣地“湊”?(預設:毫不猶豫、充滿關愛、迅速、很不容易……)這一“塞”塞給我的僅僅是“一元五角錢”嗎?還有什么?(預設:母愛、期望與理解……)

4.什么數落?數落我什么?母親為什么要數落我?(因為我為母親買了水果罐頭)

師:對我的要求母親是毫不猶豫,對自己卻是省吃儉用,舍不得花一分錢。這就是──慈母情深。

(四)寫話補白,升華情感

1.對于一個經濟如此拮據的家庭來說“一元五角錢”不是一個小數目,對于母親每天如此微薄的工資還要養(yǎng)活一大家子來說,“一元五角錢”更是得來不易。那么母親是如何再次湊錢給我買書的?(抓住母親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寫出母親辛苦湊錢的過程。)

師:無論是母親的“掏”“塞”“湊”,還是母親數落的話語都讓我們體會到了那一份濃濃的──慈母情深。(齊讀課題)

3.交流、反饋。

4.千言萬語說不盡,慈母情深深似海。就如我們的父母,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愛著我們!我們更應該多點體諒,多點懂事,就像作者一樣。最后讓我們在冰心的《紙船──寄母親》中結束我們的課。(詩歌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