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活躍課堂,我們需要將相關的教案認真制定,不管寫什么學科的教案,我們都要先明確好自己的教學目標,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語文百花園五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語文百花園五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認識8個詞語,體會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
2.通過讀句子啟發(fā)學生發(fā)現,每組的三句話一句比一句寫得更具體。
3.通過學生觀察四個上、中、下結構的字,讓學生發(fā)現字的書寫規(guī)律。
教學難點:
體會句子怎樣寫得更具體、形象。
教學媒體:
1.課件
2.電腦
3.卡片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1.[課件]出示語文百花園。
同學們,這是什么地方?(語文百花園)
2.[課件]出示小導游“嘟嘟”。
你們看,語文百花園中的小導游來歡迎我們啦!她在和大家打招呼呢!
[放錄音]大家好!我是小導游“嘟嘟”。今天我?guī)瑢W們去“語文百花園”走一走,看一看。你們高興嗎?
二、引導發(fā)現、探究學習。
(一)認一認,讀一讀。
1.小導游,語文百花園這么大這么美!我們先看哪兒呀?
[放錄音]我就先帶大家看看園里的小動物吧!
2.教師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貼動物圖片。
大家快看,小動物來了!
3.通過給小動物掛牌的游戲,引導學生看圖,并借助拼音認識八種小動物,認讀八個詞語。
(1)大家仔細聽!小導游在說什么呢?
[放錄音]我已經把小動物的名字寫在小卡片上了,一會兒我要請同學幫忙給它們掛牌子。
(2)讓學生看書上的第二題。
小動物的下面就是它們的名字,你們快記一記,不認識的字再看上面的拼音多讀幾遍,可一定要記住呀!
(3)這些小動物的名字你們都記住了嗎?同桌互相考考。
(4)請兩位同學給小動物掛牌,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5)小動物的名字你們都記住了嗎?我請一位同學當小老師考考大家。
4.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引導他們發(fā)現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
(1)[放錄音]同學們再仔細看著小動物的名字,你發(fā)現了什么?
同桌互相說說發(fā)現了什么?
指名說(蟲字旁、鳥字旁左右結構形聲字)
(2)做摘牌子游戲。
一個同學摘名字中帶有鳥字旁的牌子,另一個同學摘名字中帶有蟲子旁的牌子。
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3)請摘帶蟲字旁詞語牌子的同學,舉牌讓大家讀詞語。
[課件]出示名字中帶蟲字旁的詞語。
(4)請摘帶鳥字旁詞語牌子的同學,舉牌讓大家讀詞語。
[課件]出示名字中帶鳥字旁的詞語。
(5)擴展:讓學生說出帶鳥字旁和蟲字旁的字。
(6)小結:在漢字中,跟蟲類有關的字大部分是蟲字旁。跟鳥類有關的字大部分是鳥字旁。
(二)讀一讀,比一比。
快問問小導游,看完小動物,我們去哪兒呢?
[放錄音]我再帶你們到百花園中最美的籬笆小院看一看吧!
1.貼籬笆小院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籬笆、牽?;ê吞焐系男▲B。
2.引導學生讀第一組句子,體會這三句話一句比一句寫得具體、明白。
(1)誰來說說小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課件]出示句子“小鳥在天上飛?!?/p>
齊讀句子
(2)[課件]出示“小鳥在天上飛?!?/p>
想一想小鳥在天上怎么飛呢?
[課件]出示“自由自在”。
讓學生先想象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的樣子,再讀句子。
擴展:還可以說小鳥在天上怎樣地飛?
(3)[課件]出示“——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p>
再想想什么樣的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
[課件]播放小鳥的叫聲,并在“ ”出示“嘰嘰喳喳”
讓學生先想象嘰嘰喳喳的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的樣子,再讀句子。
擴展:還可以說什么樣的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
(4)[放錄音]大家說的真好!請你再讀讀這3句話,看你有什么新發(fā)現?
請三位同學每人讀一句話,然后說說有什么發(fā)現。
(5)小結:這組句子一句比一句說得具體、明白!
3.引導學生按以上方法朗讀、比較第二組句子,體會怎樣把句子寫具體、明白。
(1)[課件]出示第二組句子
1)自由讀。
請你讀讀這三句話,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這三句話也是一句比一句說得具體、明白。)
2)問讀。
學生根據老師的問題讀句子。
什么地方開滿了牽?;??
籬笆上開滿了什么樣的牽?;??
哪兒的籬笆上開滿了什么樣的牽?;??
[放錄音]同學們,你們讀得真好!我聽出來了,這3句話一句比一句說得具體、明白。
4.齊讀這兩組句子。
5.擴展。
你能把“小鳥在天上飛。"乖“籬笆上開滿了牽?;?。”這兩句話說具體嗎?
(三)我會寫。
現在,我們走出籬笆小院???!地上有四朵大花,在花的下面還藏著小秘密呢!
1.指名找同學上來翻四朵花,翻出一個字讀一個字。
2.【課件】出示“帶、常、愛、茶”。
學生齊讀。
3.讓學生觀察,發(fā)現字的結構特點。
大家能把這4個字寫好看嗎?就請你做一次“小小書法家”。要想把字寫好,一定要學會觀察,仔細看看這4個字,你發(fā)現了什么?
(1)這四個字都是上、中、下結構。
(2)帶、常、愛:上面、中間扁,下面長。都有禿寶蓋,強調禿寶蓋都比較寬。
(3)茶:上面扁,中間“人”象傘一樣要打開。
4.指導寫“茶”
(1)[課件]出示“荼”,讓學生觀察“茶’’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課件]演示“茶”字的筆順。
(3)教師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寫“茶”字。
(4)學生田字格中寫“茶’’字,描一個,寫兩個。
5.指導“帶、常、愛”三個字。
(1)[課件]出示“帶、常、愛”,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找出難寫的字。
小組交流怎樣把這三個字寫好看,并找出難寫的字。
(2)[課件]出示“愛”字,學生說“愛”字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3)[課件]演示“愛”字的筆順。
(4)教師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寫“愛”字。
(5)學生在田字格中寫“愛”字,描一個寫兩個。
6.利用課件指導“帶、?!眱蓚€字。
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帶、常”字,描一個寫兩個。
7.[課件]出示“小小書法家”證書。
[放錄音]同學們,祝賀你們都成了“小小書法家”。
三、淺談收獲:
1.[放錄音]剛才我?guī)Т蠹矣斡[了“語文百花園”,誰來說說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2.教師小結:同學們,你們的收獲可真不小呀!看來大家都是愛動腦筋,善于學習的好孩子。為自己今天的進步鼓鼓掌吧!
《語文百花園六》評課
劉老師選用的教材是語文出版社s版教材。這套教材突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課內外結合的特點,在語文百花園里表現非常突出。劉老師上的是二年級上冊語文百花園六的“語海暢游"部分。劉老師既把握了s版教材的特點,也體現了課標的理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劉老師在教學設計上比較巧妙,設計了小導游“嘟嘟”帶領大家逛語文百花園。
在“嘟嘟”的帶領下,引出百花園中的小動物,學習第二題“認一認讀一讀”,認識8種小動物的名字;隨后,“嘟嘟”又帶領學生們走進籬笆小院學習第三題“讀一讀比一比”中的兩組句子;之后,“嘟嘟”告訴學生們百花園里的花中還藏著4個字呢,并請學生們當小書法家,書寫“帶、常、愛、茶”4個字;最后,再由“嘟嘟”啟發(fā)學生說出自己的收獲。劉老師這樣的設計,使孤立的三道題結合在一個情境之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劉老師注重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發(fā)現字詞句中的規(guī)律。
比如:在書寫生字之前,劉老師告訴學生,“要想寫好字,首先要學會觀察?!彪S后,老師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字的結構特點:“帶、常、愛、茶”這4個字都是上下結構的字,“帶、常、愛”3個字都有“禿寶蓋”。這樣,學生找到規(guī)律,在書寫時,就能注意,將字寫好。
在教小動物的名字時,劉老師讓“嘟嘟”問學生“你有什么發(fā)現?”使學生發(fā)現動物名字中跟蟲類有關的字大部分都帶蟲字旁,跟鳥類有關的字大部分都帶鳥字旁。
在比較句子時,劉老師也是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發(fā)現句子是怎樣寫具體的。使學生對把句子寫具體有初步的感知。
第三,在知識的練習中,劉老師注重知識的延伸和擴展。
比如:在句子的練習中,“小鳥在天上怎樣飛?”這句的處理,學生說出“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眲⒗蠋熂皶r追問:“還可以怎么說?”啟發(fā)學生大膽想像,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選擇比較恰當的詞語進行擴展。
在第二組句子練習中,老師啟發(fā)學生:還可以說什么樣的喇叭花?什么樣的籬笆?學生的語言得到發(fā)展。
第四,整個教學過程也是學生豐富,積累詞句的過程。
語文百花園五教案篇2
教學主題:語文百花園四說話寫話
所屬學科:語文
適于年級:一年級下冊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建議學時數:1學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夠看懂圖意,知道圖中物品、符號所表達的意思。
2.能夠合理展開想象,有條理、通順、連貫地講述事情經過。
3.能夠把事情經過寫下來,格式正確,學習正確使用標點。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有關節(jié)水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我們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東西,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它。它是通常是一種液體。能猜出來是什么嗎?
對于“水”,同學們一定有很多了解,都知道什么?愿意跟大家說說嗎?
教師出示有關水的資料。水的重要作用、水資源的貧乏等。
二、出示圖片,整體觀察。
1.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你從圖中看懂了什么?自己試著說說。
2.指名說,大家評議、補充、教師點撥。
有的同學看懂了第一幅圖,知道了有人沒有關水龍頭。
有的同學看懂了后來水龍頭被關上了。
3.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話說明圖中說明的事情。(有人沒有關上水龍頭,后來有人關上了。)
板書:沒關頭龍水關上了水龍頭
4.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問什么?如果是你你想知道什么?
通過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學生問題并板書:
(1)誰關的?
(2)怎樣發(fā)現的?
(3)怎樣關的?(動作、語言、表情、想法)
三、自己試著想象當時的情景,說一說。
四、小組交流,選出代表。
五、各組代表發(fā)言,全班評議。
六、指導學生練筆習作。
1.回憶寫話格式:題目寫在中間,正文開頭空兩個格。
2.學生當堂寫話。
3.教師巡視,隨時投影展示、講評。
4.寫完的學生進行展示。同學評議。
板書設計:
語文百花園五教案篇3
教學要求:
1.通過重點字詞體會本單元心理描寫的句子。
2.了解學習名著的基本方法,并在實踐中活學活用。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喚起對名家筆下的人物的敬仰,欽佩之情。
重點難點:
1.賞析名家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語言魅力。
2.指導學生把人物的形象寫得性格鮮明,栩栩如生。
教學用具:名家作品片段。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溫故知新:
一、心理描寫:
1.學生自讀例句,畫出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感悟作者是在怎樣的故事發(fā)展情境中描寫人物心理變化的,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
2.同桌交流或小組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匯報交流。
1)投影分別出示三段心理描寫的句子,采用多種形式讀通,讀出感情。
2)找出加點的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
二、拓展與交流:
1.請學生讀一讀這段話,思考: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4.展示交流。把你課前搜集到的內容給大家展示。
三、閱讀平臺。
1.在這一單元中,我們拜讀了意大利作家的作品《卡羅納》。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作者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想一想:面對遭遇巨大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么做的,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2.小組交流。
四、積少成多:
1.學生自讀名言警句,體會名言警句的意義。
2.小組交流。
把自己的體會與小組同學交流。
3.全班交流。
學生反復誦讀。
4.學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一、導入話題:
今天的口語交際,我們召開一次名著賞析會,共同欣賞名家筆下個性鮮明的人物。
二、活動建議:
1.從讀過的名家作品中選出一兩篇,從中選取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或心理活動的片段讀給同學聽,再說說這些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2.此外,還可以給大家講講某個人物的其他故事,及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的。
3.其他同學可以邊聽邊記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如文章的題目、作者、精彩語句等,聽后還可以補充質疑。
三、口語交際:
1.在學習小組內介紹。
2.小組推薦發(fā)言。
3.師生間根據評價依據評出最佳講解員。
第三、四課時
教學內容:習作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在我們的周圍,有不少讓我們喜歡或佩服的'人,請選一個自己喜歡或佩服的人寫一篇作文。
板書:我喜歡(敬佩)的一個人
二、引導審題,明確要求:
1.從題目中你們知道了什么信息?這篇作文要求的內容是什么?
2.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描寫呢?
(寫清楚喜歡或敬佩的原因,通過主人公的事跡或行為進行表現。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表達自己對他的喜歡或敬佩之情。)
三、理清思路,深入探討:
1.片段品讀,領悟寫法。
(1)出示課文片段,領悟語言的精妙:
(2)學生自由讀。
(3)指名幾位學生讀片段,全班交流。
2.小組討論、交流習作的注意事項。
(1)事例是否能夠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2)事情敘述的經過是否通順、清楚。
(3)敘述過程是否表達了自己的敬佩之情。
3.指名發(fā)言、交流,師生評議。
4.小結:
四、自由表達,完成初稿:
請大家完成一篇習作,注意把所寫的人的特點表現出來,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情感要真摯。
五、交流賞析,學會評改;
1.選擇幾個不同層次的學生習作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改。
2.小組內互讀習作,先請同伴提意見,再自己修改。
六、總結拓展:
我們圍繞一個人的品質、特點,通過具體的事例寫出了令自己喜歡或敬佩的人。同時,我們知道只有緊緊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方面進行描寫,人物才會立體、豐滿、感人。
語文百花園五教案篇4
【內容簡析】
本次百花園主要安排了六項訓練內容,包括認識同音字、改寫被字句、讀讀背背、閱讀、語文大課堂(綜合性學習)、練習觀察與習作等,通過這些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積累語言,提高說話和習作等能力。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要重視語文綜合知識的整合與運用,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探求新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寓學于樂,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構建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認識部分多音字,培養(yǎng)辨識同音字的能力。
2.通過語句訓練,學習多種句式表達一個意思。
3.通過讀讀背背,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古詩語言的優(yōu)美,積累語言。
4.通過閱讀訓練,了解我國葡萄溝的景色優(yōu)美,物產豐富,使學生初步獲得情感體驗,培養(yǎng)愛國之情。
5.通過綜合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重點難點】
說話、寫話訓練。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自制小紅花。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內容:“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要去一個百花園中玩一玩,你們想去嗎?(出示課件“語文百花園”。)百花園中的知識可豐富了,我們分成四小組游百花園,分別是“蜜蜂”組、“蝴蝶”組、“小鳥”組和“蜻蜓”組。今天看看哪一組的收獲大。(出示一些紅紙花。)比比哪一組得到的紅花多。
二、第一站“漢字真有趣”
1.小組合作學習同音字。
①讀詞語,說說每組詞語中哪些字讀音相同。
②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區(qū)分這些字的。
③說說這些字讀音相同,意思有什么不同。
④你還能給這些同音字組詞嗎?
2.改寫句子。
①讀例句,說說例子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異同。
②嘗試把“大風刮斷了樹枝”改為被字句。
③檢查學生完成情況。
④用開火車的形式,分別為每小組出示五個不同的句子,讓每組學生改被字句,給優(yōu)秀的小組貼上紅花。
⑤小組討論:改寫被字句要注意什么?
3.師小結。
三、第二站“積少成多”
1.自由讀古詩。
2.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詩句的意思。
3.自由讀讀背背,邊讀邊背邊感悟。
4.討論:讀了這些詩句,你想到了什么?
5.同桌互相背誦,能背的舉起手來,哪組舉手的多獎給紅花一朵。
四、總結收獲
五、作業(yè)
1.課外積累認識多音字。
2.把本次學的古詩積累下來。
第二課時
內容:“閱讀平臺”“語文大課堂”(部分)。
一、導入情境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物產豐富,景色迷人,請大家到新疆吐魯番去看看。
2.觀看吐魯番葡萄溝的錄像。
二、閱讀理解短文《葡萄溝》
1.自由讀短文。
2.小組討論:為什么說葡萄溝真是好地方?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
4.畫出你喜歡的詞句,并積累下來。
三、學習“語文大課堂”
1.設置情境,出示課件。(分別是校園、田野、社區(qū)等景色。)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
3.我們怎樣才能使這些地方永遠保持整潔和美麗?我們怎樣當好綠色小衛(wèi)士?
4.教師引導學生明確說話要求:態(tài)度要自然大方;語言要熱情、有禮貌;語句通順連貫。
5.在情境中練習口語交際。
(1)組成小組,大家商量一下在什么地方開展環(huán)保行動。
(2)小組內共同討論如何當綠色小衛(wèi)士。
(3)小組中評出優(yōu)秀的綠色小衛(wèi)士,給他戴上“優(yōu)秀小衛(wèi)士”的頭飾。
6.選出每組的“優(yōu)秀小衛(wèi)士”在班中發(fā)言,談談自己參加綠色行動的經過和體會。
7.總結收獲。
四、課外作業(yè)
課外做一些環(huán)保的實際工作。
第三課時
內容:“語文大課堂”習作部分。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談了如何當綠色小衛(wèi)士。回憶一下,在這次“綠色行動”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設置情境,引導說話
1.屏幕顯示:校園里,美麗的小花壇里鮮花盛開,樹木青翠挺拔,草坪綠油油的。有幾位同學在打掃校園,有兩位同學在澆花,還有一位高年級同學對一位小同學說著什么。
2.啟發(fā)說話。
(1)這是什么時候?
(2)這是什么地方?
(3)這些同學叫什么名字?他們在做什么,說什么?他們臉上的表情怎樣?
3.分小組交流:說說在校園里的“綠色行動”同學們做什么,說什么。
4.選代表說說校園“綠色行動”的情景。
5.師生評議,所選的代表說得怎樣,如何修改補充。
6.引導學生觀察社區(qū)、公園的圖畫,展開“綠色行動”的情境說話。
三、指導寫作
1.思考:你準備按什么順序寫觀察到的情景?
2.小組探討寫作順序。
3.教師小結同學們的討論結果:
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把觀察到的印象深刻的情景寫下來,我們怎樣說就怎樣寫。
4.學生開始寫,教師巡視輔導。
四、教師總結
在“綠色環(huán)保行動”中,同學們真聰明,在為我們這個美麗的大家庭做了不少好事的同時,還把看到的、聽到的、說到的、想到的都寫下來,大家再繼續(xù)修改補充,習作一定會更精彩。
五、作業(yè)
繼續(xù)寫作,讀自己的習作,修改習作。
第四課時
內容:講評習作。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在上一節(jié)課寫的習作都挺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評一評。
二、講評習作
1.請同學們把自己的習作讀一遍。
2.用開火車的形式把自己的習作題目說出來。
3.選代表把習作投影出來,全班邊讀邊評邊改。
4.分小組互評、互改習作。
5.自己再次修改習作。
三、抄寫成文
今天,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把習作寫好、修改好,我們可以說都成了“小作家”,下面還要當“小書法家”,把習作抄端正。
語文百花園五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學生自主閱讀兩首寓言詩,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詩的特點。
2、選擇課內外閱讀的自己喜歡的童話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講給大家聽。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在本單元的新課文教授之后都布置一些與此次訓練有關的內容,供學生提前準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暢游在“童話、寓言故事”的海洋中,親歷著一個個驚險有趣的故事、結識了一個個天真可愛的故事人物。今天,讓我們召開一個討論會,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童話或寓言故事,好嗎?
二、學習借鑒:
1、請學生閱讀“活動建議”,將關鍵的要求用筆畫下來。
2、交流明確:①講故事,還要說明喜歡的理由
②故事要講清楚明白、重點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講明寓意也可以讓大家思考
③傾聽別人發(fā)言要邊聽邊思考
三、準備發(fā)言:
1、自己在看一看活動建議,進一步明確要求。
2、準備自己的發(fā)言提綱,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點要求準備了?還需要補充哪些內容?做一些調整和完善。自己先小聲說一說。
四、進行活動:
1、結合教材中“活動評價”發(fā)放“活動評價表”,對聽、說者的要求進一步明確。
2、小組內發(fā)言,大家共同評價,推選最佳發(fā)言者。
3、每組代表在大家的幫助下完善發(fā)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評選出“優(yōu)秀故事大王”
五、延伸閱讀:
教師:看來大家的課外閱讀很豐富,而且同學們在閱讀中不僅用眼睛在看、用嘴在讀,更是用心在感受、用頭腦在思考。老師也閱讀了一些作品,特別是我還發(fā)現了一種體裁-----寓言詩,我們一起讀一讀,好嗎?
1、自主閱讀,思考:①寓言和寓言詩又有什么異同?②這兩則寓言詩告訴我們什么?
2、集體交流:問題①同樣都給人以啟迪,講述道理‘但寓言詩比寓言更加短小精煉。
問題②這兩則寓言詩都告訴我們:不能從自己的角度,以個人的眼光去認識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來面目,才能客觀地、公正地去認識它們。
六、布置作業(yè):
1、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內容”,講給家人后伙伴聽。
2、閱讀“習作要求”,作好準備。
語文百花園五教案篇6
【教材簡析】
“語文百花園四”共安排了“溫故知新”“口語交際”和“習作”三部分內容。
“溫故知新”欄目包括“詞語和句子”“拓展與交流”“積少成多”三項內容;“口語交際”的內容緊密結合本單元課文的主題,要求圍繞“誠信”這個話題說說自己的心里話;“習作”要求寫一件關于誠信的事。
【設計理念】
綜合性學習應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表假設或讓步的關聯詞語,體會其用法并懂得正確運用這些關聯詞。
2.通過評價本單元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幾位人物,加強對本單元訓練要點的理解和體會。
3.積累名言警句,豐富語言,受到誠實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熏陶。
4.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
5.通過寫一件關于誠信的事,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的聯系,培養(yǎng)習作興趣,提高習作能力。
【重點難點】
1.懂得正確運用表假設或讓步的關聯詞語。
2.通過評價本單元的印象深刻的人物和圍繞誠信說心里話,加深對本單元訓練要點的體會,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3.通過習作懂得對人物外貌、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描寫來表達人物的性格特點的寫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4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溫故知新”
一、完成“詞語和句子”。
1.出示課件,明確學習要求。
2.自由朗讀兩個句子,弄懂兩個句子的基本意思,引導學生體會帶點詞語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如果……就……”是表示假設的關聯詞,“如果”表假設,用在前一個分句,“就”用在后一個分句,是根據前一個分句推出結論或提出疑問。
②“即使……也……”是表示假設和讓步的關聯詞,“即使”表示假設和讓步,先承認假定的情況,再轉入正意。后面常常同“也”配合用,說明正意,表示對前面假設的態(tài)度。
3.課堂練習。讓學生選擇合適的關聯詞語,進行填空練習,學習運用,加深理解。
①(即使)我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也)不能驕傲自滿。
②(如果)你不遵守諾言,(就)會推動別人對你的信任。
4.用“如果……就……、即使……也……”各說一句話。
二、完成“拓展與交流”。
1.啟發(fā)談話
本單元的課文中,有好幾位可敬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真誠地幫助老師糾正錯誤的劉東東;坦誠地正視錯誤、接受意見的語文老師;信守諾言的音樂大師愛德華·格里格;勤勞、誠實、純樸的小女孩;用特別方式承認并改正錯誤的庫伯;誠實守信的林海燕等。
2.明確交流的內容及要求。
①讀一讀寧寧的日記,想一想寧寧是怎樣評價丹尼斯的爸爸的?
②本單元課文中誰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你能結合具體的事例來評價他們嗎?
3.組織交流。
①小組交流。
②每組推選代表發(fā)言,師生評議,全班交流。
三、完成“積少成多”。
1.自由朗讀名言警句,初步了解每句話的意思。
2.小組交流自己讀了這些句子后的體會。
3.熟讀成誦。
4.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誠實守信方面的名言警句?說給同學們聽一聽。
5.把這四句名言警句認真抄寫在自己的本子上。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讀了本單元的課文后,我們被文中主人公誠信的美德深深地打動了。你有過“承諾了別人的事情一定想辦法完成”或者“答應了別
教案《語文s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語文百花園四》教案》,
人的事情卻沒有完成”的經歷嗎?你聽說過有關誠信的故事嗎?你對講誠信有什么看法呢?讓我們圍繞“誠信”這個話題,說說自己的心里話吧。
二、閱讀“活動建議”,明確活動要求。
1.讀一讀“活動建議”,想一想這次口語交際活動的要求是什么?
2.這次口語交際要講的內容主要是什么?
重點指導學生明確這次活動要講的是自己經歷過或者聽說過的講誠信或不講誠信的故事。
三、確定內容,小組交流。
1.回憶自己經歷或聽過的講誠信或不講誠信的事,想一想哪件留給自己的印象最深刻?
2.小組內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故事。講的時候注意要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講清楚。還可以適當地使用平時積累的名言警句或成語,以增強表達效果。
3.小組內同學之間相互補充,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展開討論。
四、全班交流,師生評價。
1.出示課件,明確評價要點:
①發(fā)言是否觀點明確,有事例,表達是否連貫。
②故事是否真實,能否準確地說明觀點。
③評價、補充或反駁他人發(fā)言時要有禮貌,并恰當使用文明用語。
2.每小組派出代表講一講自己的故事,師生共同評價。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習作
一、啟發(fā)談話。
誠信乃做人之本。你是一個講信用的人嗎?你有過失信的經歷嗎?今天就讓我們選擇一件關于誠信的事寫下來吧。
二、閱讀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朗讀本次習作提示,幫助學生了解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特別要使學生知道本次習作主要寫:
1.克服困難,信守諾言的事;
2.由于各種原因而無法完成答應了別人的事;
3.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而無法做到的事。
三、走進“習作討論平臺”確定習作內容,打開習作思路,安排習作步驟。
1.你想選擇哪一件事情來描述呢?它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你答應了誰?
后來遇到什么困難?結果怎樣?
2.你打算按怎樣的順序來寫這篇文章?
3.在寫遇到困難和想辦法解決困難這部分時,應該寫得具體些,并把你當時的想法寫出來。
四、說“誠信”,評說議寫。
1.說一件與“誠信”有關的事。
2.小組交流。
3.選代表說。
4.按上面要求評一評,議一議,指導學生把事情說具體。
五、想一想寫作提綱,擬好題目,學生習作。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學生習作,師生評改。
一、學生繼續(xù)習作,完成初稿。教師巡視、點撥。
二、展示交流。
誰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大家聽,請大家評一評。(讀評2至3篇)
評議時,提示學生:
1.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否寫清楚寫完整。
2.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和外貌描寫把事情經過寫具體。
3.是否把自己當時的想法寫出來。
三、同桌之間相互交流、評改,提出修改意見。
四、進行自我修改。
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習作時要考慮老師提出的要求及同學提出的建議。
五、把修改后的習作認真謄抄在作文本上。抄寫時注意不寫錯別字。
教案《語文s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語文百花園四》教案》,,語文s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語文百花園四》教案-五年級語文教案
語文百花園五教案篇7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隔音符號,并了解它的作用。
(2)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的意思,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3)交流閱讀本單元課文后的感受。積極參與,發(fā)表自己的個性見解。
(4)閱讀短文《倉頡造字》,了解倉頡造字的前因后果。
(5)背誦積累古詩《春夜喜雨》。
(6)口語交際:演講自己喜歡的神話、傳說故事。
(7)習作:編寫科幻故事。
2.過程與方法:
(1)對比中發(fā)現,增加認識與理解。
(2)說說議議,了解神話傳說的特點,表達自己喜愛的理由。
(3)讀讀背背,拓展閱讀與積累。
(4)想想寫寫,自由創(chuàng)作,表達真情實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濃厚興趣。
(2)感受神話傳說的生動有趣,體會人們的美好情感與愿望。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對比體會,感悟用詞的準確與生動。
2.難點:了解神話傳說的特點,大膽創(chuàng)作。
3.關鍵:積極參與課堂,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課時劃分:
四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教學“溫故知新”部分的五項內容。
教具準備
1.實物投影儀或小黑板塊。
2.查閱資料,了解漢字的由來。
教學過程
一、漢語拼音
1.學生自由認讀題中的上下兩行音節(jié)。
2.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1)我發(fā)現上下兩行的音節(jié)中拼音字母都一樣.可拼出來的字卻不一樣。
(2)我發(fā)現下一行的音節(jié)中間多了一個“’”,叫隔音符號。
(3)我發(fā)現在音節(jié)中間加個隔音符號后,一個音節(jié)就被隔成兩個音節(jié)。
3.教師小結:是的.雖然上下兩行的音節(jié)中拼音字母一樣.但卻有著天壤之別,上一行的拼音字母組成的只有一個音節(jié),而下一行的拼音字母中問加個隔音符號后,所表示的是兩個音節(jié),隔音符號前面部分是一個音節(jié).隔音符號后面也是一個音節(jié)。
4.學生再次拼讀音節(jié),加深認識。
5.引導探究:那么,什么情況下要使用隔音符號呢?請大家認真觀察下一行中音節(jié),看誰從中有所發(fā)現。
6.學生觀察發(fā)現,指名反饋。
(1)隔音符號后面的音節(jié),都是以a、e開頭。
(2)隔音符號后面的音節(jié),都沒有聲母。
(3)隔音符號后面的音節(jié),都是韻母。
7.教師小結.講清隔音符號的用法:同學們都有一雙火眼金睛,發(fā)現了隔音符號的不少秘密。我們知道,音節(jié)一般是由聲母和韻母組合而成的,且聲母在前,韻母跟在后,而有一種特殊的音節(jié)只是由韻母組成,沒有聲母,稱為零聲母音節(jié),如文中的“ān、àn”等,當這些零聲母音節(jié)跟在其他音節(jié)后面時,很容易與前面的音節(jié)混淆起來,這時候,就要加個隔音符號把兩個音節(jié)隔開拼讀。
8.學生再讀題中第二行的音節(jié),認清隔音符號的書寫位置。
二、詞語辨析
1.學生自由認讀句子,思考括號內的問題。
2.小組交流各自的理解。
3.逐題指名反饋,理解句子中的帶點詞語.體會其表達效果。
(1)人們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會。(為什么用“哀求,”而不用“請求”?)
①理解:“哀求”的意思是苦苦請求。
②體會:身陷洪災中的人們無家可歸,死傷無數.但卻無力對付洪水.他們只能寄希望于主宰萬物的天帝,懇切希望天帝能斥退洪水解救他們.句中的“哀求”更能體現出人們的悲慘遭遇和極度渴望的心情,“哀求”表達的意思比“請求”要深些。
(2)沒有火來照明,就只好在無邊的黑暗中,熬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夜晚……(把“熬過”換成“度過”好嗎?)
①理解:“熬過”的意思是忍受(艱苦的生活)。
②體會:“熬過”一詞更能說明人們沒有火的生活是多么的痛苦和凄涼。
(3)直到現在,希臘人對普羅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稱他是“人類的大恩人”。(是用“敬仰”好,還是用“敬佩”好?)
①理解:“敬仰”的意思是敬重仰慕?!熬磁濉钡囊馑际蔷粗嘏宸?。
②體會:普羅米修斯為造福人類冒險偷取火種,寧可忍受可怕的刑罰而決不認錯,更不歸還火種的獻身精神,不僅受人敬重,也為人景仰,因為這是常人無法做到的。而“敬佩”的敬重程度不如“敬仰”深刻,人們對普羅米修斯的感情不僅是敬重與佩服。
(4)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了一位神通廣大的女神,名叫女媧。(把“神通廣大”換成“聰明美麗”好嗎?)。
①理解:“神通廣大”的意思是:本領特別高明,有著無所不能的力量?!奥斆髅利悺钡囊馑际牵盒乃济艚?,外表漂亮。
②體會:女媧創(chuàng)造了人類,足可見她的本領極其高明,有著非凡的力量,概括的寫出了女媧的特點,也為后文女媧創(chuàng)造人埋下了伏筆。所以用“神通廣大”來形容女媧比用“聰明美麗”更準確、更恰當。
4.在理解、體會的基礎上,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句子,加深對帶點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認識。
5.教師小結:我們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要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還要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表達效果,并從中學會準確、生動地運用詞語來表情達意。
三、拓展與交流
1.指名讀本題中的交流提示。
2.明確本次交流的內容:暢談閱讀本單元課文后的感受,體會神話傳說中的大膽而豐富的想象。
3.學生閱讀題中學習伙伴的發(fā)言,加以借鑒,打開思路,暢所欲言。
(1)發(fā)現神話傳說中想象很大膽、很豐富、很神奇的細節(jié)。
(2)介紹對故事情節(jié)或人物的認識與體會。
(3)說說自己通過閱讀,對文中所用的寫作方法的認識與收獲。
4.學生先獨立準備,再在小組自由交流,最后指名表達,進行全班交流。
5.教師小結:古代勞動人民用大膽、豐富的想象,編織了神奇的夢想。而我們在閱讀這些生動的神話傳說時,也要邊讀邊展開想象的翅膀,從文中體會古人對真善美的頌揚、對假惡丑的鞭撻、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要從文中體會想象的魅力,在創(chuàng)作中學會運用。
四、閱讀平臺
1.教師導言: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女媧造人》,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閱讀《倉頡造字》這篇短文。
2.板書課題,全班齊讀。
3.教師導讀:倉頡是何許人,他為什么要造字,又是怎樣造字的呢,讓我們趕快去讀讀故事吧。
4.學生自由閱瀆,了解故事內容。
5.指名反饋,交流各自的閱讀理解。
(1)倉頡是何許人?
(倉頡是黃帝手下的一位臣子,聰明能干,愛動腦筋想問題)
(2)倉頡為什么要造字?
(黃帝派倉頡管理財物但隨著財物數量的不斷增加變化,倉頡光憑腦子已經記不住了,后來用打結、數貝殼的方法也不行了,于是他冥思苦想,該用什么辦法才能把事情都管理好)
(3)倉頡是怎樣造字的?
(倉頡細致地觀察了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湖泊,以及鳥蟲魚獸、草木器具,按照它們的樣子,造出各種不同的符號,并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倉頡把這種表示一定意義的符號叫做“字”)
(4)倉頡造字受何啟發(fā)?
(有一天,倉頡到南方去打獵,看見一只巨龜,發(fā)現龜背上有很多青包的花紋,通過研究,他覺得龜背上的花紋好像是有意義的,從中受到啟發(fā),想到用一些符號來表示事物)
6.集中討論:為什么說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1)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2)教師小結,統(tǒng)一認識:因為有了文字,人們就可以用文字來表達心意、記載事情,這樣便于記錄、便于管理、便于交流,從而改變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促進了社會的進步與文明的發(fā)展,所以說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五、積少成多
1.學生自由讀古詩《春夜喜雨》,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古詩,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3.展開想象,讀懂古詩,說說詩句的意思。
(1)小組討論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2)指名反饋,全班交流。
(詩意:好雨似乎知道應該下雨的時節(jié),正當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候.它隨風在夜里不聲不響地滋潤萬物。放眼望去陰云密布,天上地下一片漆黑,只有江船上的燈火發(fā)出一點光亮。天亮的時候去看雨水滋潤過的花朵,紅艷欲滴,整個錦官城匯成了花的海洋)
4.了解詩中作者所捕寫的春雨的特點。
(1)下雨時間: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2)下雨方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雨前景象:野徑云俱黑。
(4)雨后景象:花重錦官城。
5.體會詩人的情感。
(作者從不同角度細致地描寫了春雨的特點.刻畫了春雨的寂靜和美麗,表達了對春雨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6.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加以背誦。
六、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收獲多多,一是認識了隔音符號;二是通過換詞比較,體會了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三是交流了閱讀本單元課文的感受,體會到了神話故事中大膽而豐富的想象;四是了解倉頡造字的傳說;五是學習杜甫的名詩《春夜喜雨》。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古詩《春夜喜雨》。
2.向家人講述《倉頡造字》的傳說。
3.閱讀其他的神話與傳說。
4.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活動:我喜愛的神話、傳說故事。
課前準備
回憶自己閱讀過的神話、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