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5心得體會1000字7篇

時間:2023-05-06 作者:dopmitopy 心得體會

學會記錄好心得,我們都能深刻領會其中的精髓之處,只有保證感悟的直接抒發(fā),才能將心得寫得更出色,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榜樣5心得體會1000字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榜樣5心得體會1000字7篇

榜樣5心得體會1000字篇1

1、學有所成,學以致用,奉獻青春,駐扎基層。

2016年,黃文秀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yè)后考取了選調(diào)生,回到家鄉(xiāng)——廣西百色,投身基層扶貧事業(yè)。她本有很多選擇,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國都沒問題,但是她卻毅然選擇投身于基層。原來,出生于廣西農(nóng)村的黃文秀,求學過程中,依靠黨和國家的扶貧資助才得以完成學業(yè)。她曾對自己的老師說:我是從貧困大山里走出來的孩子,得到過黨和政府的資助和培養(yǎng),希望將來能為祖國和家鄉(xiāng)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基層需要年輕人的知識,年輕人的力量,年輕人的想象力。莘莘學子學有所成,投身基層學有所用,是效力于祖國,服務于人民,實現(xiàn)人生價值另一種更加珍貴的方式。廣大青年朋友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對于黨和政府的培養(yǎng)要有感恩之心,對于家鄉(xiāng)和人民要常懷牽掛之情,堅定不渝為基層事業(yè)奉獻自己的青春。

2、主動溝通,深入交流,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去。

剛到村里的時候,群眾并不信任這個年輕女干部。她到貧困戶家走訪,群眾覺得她是個小年輕,不愿意過多交談。面對這種情況,黃文秀雖然著急,但是很快她就改變方式方法,從幫著貧困戶干活,到學習說桂柳話,慢慢地融入到了這個村子的生產(chǎn)生活里面,群眾也開始接受她。

這對于我們基層年輕干部是一個啟發(fā),基層工作的困難之一也在于和群眾的交流。人民群眾永遠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作為年輕干部,在與群眾溝通遇到困難時,懂得變通,主動破冰,消除誤解,堅持以最接地氣的方式和最誠懇的態(tài)度去與群眾溝通,用真誠的實際行動獲得群眾的信任。

3、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真真正正為人民群眾干實事。

黃文秀兢兢業(yè)業(yè),著力于解決基礎設施問題,發(fā)展特色產(chǎn)業(yè),對接市場,建立電商服務站。2018年,百坭村10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88戶,不到一年的時間,貧困發(fā)生率從22.88%降至2.71%,村集體經(jīng)濟項目收入翻倍。黃文秀還協(xié)調(diào)完成了1.5公里的道路硬化,新建蓄水池4座,完成兩個屯47盞路燈的亮化工作。

黃文秀給村里帶來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廣大年輕干部要真抓實干,親力親為;分清楚輕重緩急,深入人民群眾中去調(diào)研,抓準基層痛點,精準扶貧,解決基礎設施問題,發(fā)展特色產(chǎn)業(yè),切實把知識理論轉化為人民群眾認可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真真正正為人民群眾干實事。

榜樣5心得體會1000字篇2

“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這是黨中央首次頒授“七一勛章”?!捌咭粍渍隆币詷闼?、莊重為主要設計理念,以紅色、金色、白色為主色調(diào),旨在表彰各條戰(zhàn)線為黨和人民作出杰出貢獻、創(chuàng)造寶貴精神財富的黨員。廣大黨員干部要從“七一勛章”中汲取“營養(yǎng)劑”,學趕先進、見賢思齊,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與使命,永葆初心、奮楫前行,努力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作出更大奉獻。

汲取“紅色信念”營養(yǎng)劑,點亮信仰之“燈”。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靈魂?!捌咭粍渍隆鄙系募t色,吸納了朝陽富有生命力的元素,蒸騰著熊熊烈火的極溫,凝聚著共產(chǎn)黨人紅色血液中鮮明的成分。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始終堅定民族振興和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的紅色理想,忠于信仰,敢于犧牲,堅持以“舍得”換“獲得”?!耙坏榷山Τ肌瘪R毛姐,不畏槍林彈雨6次橫渡長江,運送90余名解放軍成功登岸;“衛(wèi)國戍邊英雄”陳紅軍,英勇作戰(zhàn),誓死不屈捍衛(wèi)祖國領土主權,還有千千萬萬共產(chǎn)黨人用大義凜然的英雄壯舉詮釋對紅色信仰信念的堅貞。廣大黨員干部當汲取這份“紅色信念”營養(yǎng)劑,常補精神之“鈣”,常固信仰之根,始終保持對黨的絕對忠誠,把紅色信仰信念融入血液、鑄進靈魂。

汲取“金色奮斗”營養(yǎng)劑,照亮初心之“光”。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銘刻著斗爭的烙印,一路走來都是在不斷斗爭中發(fā)展和壯大的?!捌咭粍渍隆鄙系慕鹕?,明亮了經(jīng)歷困境磨礪后的第一縷曙光。回望百年波瀾壯闊的歷程,我們黨始終把人民作為“源”和“本”,深深根植在人民之中。十多年如一日堅持志愿服務的“活雷鋒”王蘭花,扎根貧困地區(qū)為教育事業(yè)奉獻一切的“張媽媽”張桂梅,把黨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的“小巷總理”林丹……他們都踐行著為人民謀幸福的錚錚誓言,以生命熱血堅守愛民為民初心。廣大黨員干部當汲取“金色奮斗”的營養(yǎng)劑,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以造福人民為政績,始終圍繞群眾滿意搞調(diào)研、作決策、抓落實,用實際行動贏得人民群眾信賴和支持,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榜樣5心得體會1000字篇3

她是一個平凡的女性,膝下無子,卻被幾百名孩子親切地稱為“媽媽”;她對自己過分節(jié)儉,卻創(chuàng)辦了免費女子高中,幫助數(shù)千名山區(qū)女孩改寫命運;她身體羸弱,仍然不遺余力的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就是時代楷模張桂梅。

每當學習張桂梅老師的事跡,我都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同為教師,我深知教育的不易。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chǎn)品。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思想。作為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作為教師,我們不僅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接受自己良知的拷問。雖然,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不同。張桂梅是高中的校長,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但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沒有變的,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是一致的。

張桂梅老師把自己活成了一盞明燈,照亮了大山女孩的學習之路。她說,一個受教育的女性,能夠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于是,她自己節(jié)衣縮食,卻把工資、獎金和各種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貧困山區(qū)的教育中。于是,她扎根貧困地區(qū)40余年,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創(chuàng)辦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幫助1800余名山區(qū)女孩圓夢大學。

張桂梅老師對待教育事業(yè)是執(zhí)著的,是無私的。張老師雖然身患多種疾病,卻絲毫不影響她對教育事業(yè)的孜孜追求。她為了不讓一名貧困女孩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戶,行程十萬余里。張老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崗敬業(yè),什么是愛生如子。張桂梅老師的先進事跡,折射出對黨、對國家、對教育事業(yè)無限的忠誠與深沉的熱愛。

張老師有一段令人肅然起敬的獨白:“有人說我愛崗敬業(yè),有人說我‘瘋了’,也有人說我為了榮譽,也有人不理解……說到底是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土地時,心里不愧?!倍嗝寸H鏘有力的話語,她就是這么一個人,有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我也是一名黨員教師,我要學習張桂梅老師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別人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來教育。我要張桂梅老師學習堅毅執(zhí)著、與困難頑強斗爭的精神,服從學校工作安排,完成學校交給的工作任務。我要學習張桂梅老師信念堅定、黨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在工作中發(fā)揮一名黨員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我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潛心鉆研業(yè)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明珠教育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榜樣5心得體會1000字篇4

亦師亦母,“校長媽媽”大愛無疆

清晨5點15分,張桂梅和往常一樣,從女生宿舍的鋼架床上爬起,坐著宿管員的電摩來到教學樓,在學生到來前,把每層樓的燈一一打開。清晨5點15分,張桂梅和往常一樣,從女生宿舍的鋼架床上爬起,坐著宿管員的電摩來到教學樓,在學生到來前,把每層樓的燈一一打開。

10多年來,張桂梅每個上學日都堅持著這個頗具儀式感的習慣?!肮媚飩兣潞?,提前把燈打開讓她們更安心。”她說。

愛人早年病故,張桂梅膝下沒有兒女,她把母愛奉獻給了女高的孩子。

每逢假期,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時間去學生家中挨個家訪。10多年來,她的足跡遍布麗江市一區(qū)四縣,行程超過10萬公里。

有年寒假,張桂梅到華坪縣榮將鎮(zhèn)家訪。在街頭,張桂梅一眼就看到高三學生山啟燕正在路邊賣甘蔗。“都要高考了,不好好在家看書,咋跑來賣甘蔗?”張桂梅生氣地問。

了解到山啟燕父親患病、家庭困難,張桂梅經(jīng)常偷偷給她塞生活費,直到她順利考上大學。如今,大學畢業(yè)的山啟燕已成為一名幼師。

張桂梅名下幾乎沒有任何財產(chǎn),她沒有房、沒有車,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學生們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20__年初,張桂梅病危入院,華坪縣縣長到醫(yī)院看望她。躺在病床上的張桂梅拉住縣長的手說:“我情況不太好,能不能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著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

我將無我,讓信仰的力量傳遞

9月5日,華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場上,聆聽入學后的第一堂“校課”。每周“校課”,小到學習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張桂梅都親自授課。

如今,這堂課讓張桂梅愈發(fā)感覺吃力。63歲的她站在教學樓前,身形有些佝僂,手指、胳膊、頸背上貼滿了止痛膏藥。“早上起床時,腳疼得不敢著地。有時我真想不干了,可看著你們,我告訴自己必須堅持?!睆埞鹈穼W生說。

看到有學生抽泣,張桂梅連忙說:“不哭不哭,我答應你們,我會好好的,陪你們讀完這三年……”話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前不久,張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教育部發(fā)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統(tǒng)深入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活動。麗江市專門設立了“張桂梅教育基金”,所籌集資金將用于支持華坪女高發(fā)展、補助貧困學生。

讓張桂梅感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接過她手中的接力棒。受她的精神感召,許多華坪女高的學生大學畢業(yè)后,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機會,選擇投身艱苦偏遠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

周云麗是華坪女高第一屆畢業(yè)生。從小窮苦的她,以前愿望是“走出大山、賺大錢”,但女高改變了她的想法。20__年大學畢業(yè)后,周云麗考取了寧蒗縣城的中學教師崗位。聽說女高缺數(shù)學老師后,她毫不猶豫放棄了縣城工作、放棄了正式編制,來到女高做代課老師,一年后才轉正。

“老師老了,我們長大了?!敝茉汽愓f,“我們要繼續(xù)她未竟的事業(yè)?!?/p>

榜樣5心得體會1000字篇5

10月21日晚8點,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推出的《榜樣4》節(jié)目如期在央視一套播出。這是一部學習先進典型事例的優(yōu)秀教育片,讓我們感受到榜樣的力量,感受到什么是共產(chǎn)黨人堅持的初心。

在《榜樣4》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絢爛夏花黃文秀,她也是《榜樣4》中一位已經(jīng)永遠離開了我們的榜樣,她在任廣西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的時候,在返回駐村途中突遇暴雨洪流,不幸遇難。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她傾情投入、盡職盡責、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作為同樣在基層工作的一員,我們離黃文秀這樣的精神境界還相差甚遠,但是黃文秀身上那種對黨忠誠、心系群眾、甘于奉獻的優(yōu)秀品格值得我們?nèi)W習。

當前,我們很多在基層一線的干部,面對上級交辦的任務不認真對待,做事的目的是想著能得到什么,而不是能為黨和群眾做什么,這就是對黨不夠忠誠、不夠擔當?shù)谋憩F(xiàn)。對黨忠誠,是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黨性原則和政治品質,要貫穿于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的始終,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懈奮斗。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們要經(jīng)常深入群眾,走到群眾心中去,了解群眾心聲,把群眾的事放在心里。面對群眾各種難題,我們要耐心做群眾思想工作,取得群眾信任。在扶貧一線,我們要做好吃苦的準備,滿懷熱情,擁有心系群眾的為民情懷,真正解決關系群眾利益的事。

黃文秀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有大好機會留在大城市發(fā)展,但是她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和工作機會,選擇回到百色老區(qū)工作,并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前往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并且在基層崗位上敢于奉獻、甘于堅守,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榜樣4》中,還有很多像黃文秀這樣值得學習的楷模,像堅守初心、深藏功與名的本色英雄張富清;以吃虧換來百姓幸福的村書記李連成;攜帶郵件劃出20萬公里水上郵路的大湖鴻雁唐真亞;寧肯一人臟,換得萬家凈的三八女子抽糞班班長李萌;舉家落戶山村的扶貧硬漢隋耀達;實現(xiàn)人類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表面巡視探測,率先在月背刻上中國足跡的攬月天團嫦娥四號工程黨組織。這些榜樣為了祖國的富強付出了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的代價,留下了一段段傳奇,一座座豐碑,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向他們致敬!

榜樣5心得體會1000字篇6

榜樣5心得體會1000字篇7

韌如蒲葦?shù)某跣氖怯啦煌噬恼蔚咨?/p>

舍我其誰的擔當是濃郁淳厚的精神底色

?榜樣4》時任河南濮陽西辛莊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帶領全村勤勞致富的故事,他在村況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可以說是臨危受命,擔當起基層黨組織書記一職。李連成在出任村書記時曾說:當干部,就要帶頭,帶吃苦的頭,帶吃虧的頭。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短短幾年,曾經(jīng)不景氣的西辛莊在李連成帶領下由貧窮走向富裕,該村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河南省生態(tài)示范村、中州新村。這件事告訴新時代的我們,要學會甘于吃虧做新時代的孺子牛,尤其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承擔更多、更重、更艱苦一些的工作任務。從表面上看,是花了更多的時間,吃了苦頭、受了委屈,貌似是吃了虧,但實踐證明,能在艱苦的地方吃點苦,吃點虧,是難得的歷練,增長了才干,磨礪了意志,收獲了閱歷,因此,黨員干部一定要學會 吃虧精神。

深藏功名的低調(diào)是淡泊名利的人生底色

在浮躁的社會環(huán)境中,要保持長期低調(diào)做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總是有一些人忍受不了默默無聞,定時刷存在感,證明自己的存在。榜樣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從不刷存在感、卻更深入人心的靈魂。塵封勛章,深藏功名的張富清老人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是充滿奉獻力量的、是凝聚黨員使命意義的:榮獲西北野戰(zhàn)軍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團一等功一次,兩次榮獲戰(zhàn)斗英雄稱號……這樣赫赫戰(zhàn)功的英雄卻默默無聞64年,沒有對任何人吐露過自己的功勛。一段時間的堅守,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將奉獻精神貫穿一生時間著實不易,這也是一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人一生的不懈追求。名利面前、大是大非面前,張富清老英雄用他的言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淡薄名利、無私奉獻的初心本色,俗話說:一瓶子水不響,半瓶子水亂晃,在我們身邊就有一些人剛剛取得了一點成績,就漫天宣揚,生怕別人不知道,生怕組織埋沒了他的功勞,甚至把取得的一點成績當成向組織伸手的資本,要權、要名、要利。唯有真正經(jīng)歷過生死考驗的英雄,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不為名利所誘惑,不為功名所束縛,才能將榮譽看得如此云淡風輕。這也不正是我們礦山救護隊員嗎,一群橘紅色的逆行者,在礦難發(fā)生時別人往外跑而我們往里沖,你如果問我們不害怕嗎?我們的回答肯定是怕,可是為什么還要沖向前呢,因為里面的曠工需要我們救援,國家的財產(chǎn)需要我們的保護,這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的使命。